由于部分行业持续低迷,直接导致不少推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年终业绩考核不达标,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并注销了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情况明显增多
⊙记者 黄群 ○编辑 邱江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开始频繁回购限制性股票。据上证报记者统计,截至6月5日,沪深两市今年已有超过30家公司先后回购并注销了部分限制性股票,而去年同期仅有10余家。除传统的激励对象外流导致上市公司回购其股份外,2013年部分行业整体低迷、企业年终业绩不达标,是这些公司加大回购限制性股票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3年,部分行业在低谷中挣扎,直接导致不少推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年终业绩考核不达标。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回购限制性股票的公司多数属于此类情况。
比如日海通讯,受国内电信运营商投资放缓,特别是有线宽带建设投资缩减的影响,日海通讯的产品销售收入出现下滑;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经营业绩增长不如预期。在上述情况下,日海通讯认为,继续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公司决定终止该计划,以每股5.47元的价格回购并注销159名激励对象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616.59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1.94%。
又如科华恒盛,由于受宏观经济、公司转型期产品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不如预期,在此情况下,继续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因此决定终止该激励计划,以每股7.8元价格回购并注销129名激励对象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270.2万股。此前,科华恒盛已历经2011年度第一期解锁和2012年度第二期回购等阶段。
此外,澳洋科技、维尔利、南都电源等多家公司均表示,因业绩考核不达标,最终放弃继续实施原先的激励计划。
同时,不管是“另谋高就”还是被“扫地出门”,离职员工手里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也是上市公司回购的目标。记者统计发现,在上述30余家公司中,由于员工外流而回购其所有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司数量也不在少数,其中包括汉得信息、经纬电材、广联达、天玑科技、兆驰股份、恒康医疗、华侨城A等。
对于回购并注销员工手里的限制性股票,上市公司普遍的表述是:“激励对象某某、某某等因离职不符合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条件”或“激励对象某某、某某等因业绩考核不合格不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解锁条件”。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上海家化原总经理王茁手中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将被公司回购注销的事例。2014年6月4日,上海家化宣布,公司前任总经理王茁即将到解锁期的股权激励股票将被公司回购注销。据了解,该笔股权激励股票数量为31.5万股,每股价格10.94元,回购总价款为344.61万元,回购价仅相当于该公司目前股价的三折,而此举距离王茁被上海家化董事会罢免职务还不到一个月。对于回购王茁的股份,上海家化解释称,根据公司201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规定》,王茁出现了“违反公司规定、损害公司利益。根据员工手册给予记过以上处分的”情形,因此其已不满足公司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