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互动
  • 6:研究·宏观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陶娜:
    真实与仿若真实
  • 《桃花》唱出的信天游——意象油画家程晓光
  •  
    2014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陶娜:
    真实与仿若真实
    《桃花》唱出的信天游——意象油画家程晓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陶娜:
    真实与仿若真实
    2014-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青年艺术家陶娜喜欢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周遭的繁华与喧闹仿佛总是与她无关。她把自己对现实的感悟浓缩、凝练到她的作品中,她让世界变得似是而非、不可捉摸。这或许就是她和她这一代青年人对世界的认知。

      近日,陶娜的大型个展在北京圣之空间举办,展出了她近些年潜心研究和创作的作品。

      媒介的转换

      2005年,原本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专业的陶娜,在大学毕业后不久便转型成为一名视觉艺术创作者。四年后,她又进入央美的造型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继续深造。

      对于陶娜来说,从设计到艺术,只是媒介的转换。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型艺术家,陶娜在创作实践中一直在用不同的媒介进行尝试和探索。这种多学科的背景知识成为她的灵感源泉。

      “艺术对我而言,就是用以表达我生活的感受。我并没有经历过那种大是大非的冲击,我真实的体验就是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陶娜说。

      她以一种类似马赛克的细碎方块作为自己艺术语言的基本单位,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想象融入到作品中。破碎和模糊的画面形式,在她的规律安排下,显出了材质的不同特性,也传达出电子时代中,人们疏离、虚拟、碎片化的生存状态。她在作品中用破碎、失焦的图像,描绘了一个含混模糊、似是而非的现实世界,似乎在追问现实的真实性。

      陶娜的作品通常是用年轻人熟知的材料来创作,以互动的语言方式与时间、空间发生关系,在观众与作品保持一定距离时,才能欣赏到她的作品呈现出的面貌。方块与手工是陶娜作品的鲜明特征。无论是油彩中规律的细密格状压痕,或是由一块块磁铁拼组的画面,那种近似于数码图片的像素化图像,都让人感受到她作品中精密设计的结构感及新鲜感。

      模糊的真实

      数字科技的发展,让1980年出生的陶娜在中学时代就经历了从文字到图像的视觉体验的快速变化。曾经是墨印的考卷一下成了计算机阅卷的小方格卡,网络信息的流通及在线游戏的普及,也改变了多数人的生活视野及习惯。

      “这种转变在中国是一个压缩进展的过程。似乎一下子全变了。从此我生活的世界,除了我真实经历的,更多的是媒体传递给我的那些透过数码编译过的信息。这些东西是否真实我并不知道,但计算机告诉我这是真的。”她说。

      借用现有的图像和模糊失焦的形式来质疑事物真相的手法,是陶娜在自己作品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她告诉记者,她当年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就是将上千个戒指锯成两半,将半只、半只的戒指黏在压克力板上,以此构造出一个五立方米的空间。真实的半只戒指在压克力板的反映下,在虚拟世界完成另一半,虚拟与真实合成一个整体;真实与仿若真实的部分充斥在眼前,让人一时难以分辨。

      在此后的一些作品中,陶娜将新闻及在线游戏的影像,甚至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转移到作品中,并且邀请观众动手揭开这个方块构成的表象,从而进入另一个层次的画面构成。

      在《美丽世界》等系列中,她试图用观看距离与观众产生视觉互动,并让画面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对比更加强烈,也使作品更有力量。

      装置《天阙》曾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作为最年轻的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参展者,她的作品收到众多好评。

      在陶娜看来,“最原始的‘原初’便是宇宙,建筑、人类、文明都是依托在宇宙基础之上的。”《天阙》意指“天上的宫殿”,作品由三层叠加的画面组成。第一层是故宫平面图,第二层是火星地貌,第三层是浩瀚的宇宙。每一层都由4000块带磁力的方形组成,每位观众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一片带走,这时画面发生变化,直至最终剩下浩瀚的宇宙。“地球在宇宙中是十分宝贵的,与其不切实际地想去开发别的星球,不如好好保护地球。有地球才有一切建筑和文明。”有着建筑学背景的陶娜借用建筑学知识,对艺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对于陶娜这样的年青一代艺术家而言,作品无所谓绘画还是装置、架上还是架下。对使用不同表达方式的熟练方法的掌握,让她能够在自由驾驭艺术形式的前提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2011年举办首次个展以来,陶娜近些年在艺术界可谓炙手可热,在众多机构和评论家的支持下,她的作品也被市场所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