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视角
□梅新育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如何解决安全问题?千百年来与中国关系、感情错综复杂的越南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案例。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两国关系已正常化,但南海争端仍将继续存在较长时期。越南既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在政治和经济发展上的经验,利用中国的市场、投资、技术装备和人才发展经济,与中国联合对抗西方势力的渗透和压力,又担心过度依赖中国。出于这种敏感心态,在越中资企业与当地社会、政府和员工之间的小摩擦有可能迅速放大,西方国家和越南国内政治敌对派的蓄意操纵又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西方国家和越南政治敌对势力多年来正是把对华关系作为颠覆越南政府的切入点,企图利用中国投资摩擦(如中铝投资的越南西原铝矿项目)、领土争端挑动中越矛盾,收一箭三雕之效:离间越南政府与其人民之间的关系并为自身占据道德高地、逼迫越南党和政府与事实上的最大后盾中国开展自杀性摩擦、引导越南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的打手。如2009年6月被捕的越南知名政治敌对派、胡志明市律师黎功定在给海外敌对势力的文件中就声称,“应当充分挖掘西原铝矿开发和南沙、西沙问题”。此次反华暴乱,也是在越南政府某些高层为求自保而蓄意煽动,有海外背景的越南政治敌对势力冲上一线发动组织所致。对于这些潜在政治性风险,在越中资企业不可漠然视之。
一般而言,密切的经贸往来有助于增进两国关系,但其他条件不变,经贸往来规模越大也意味着发生摩擦的几率增大。如何处理好与东道国的公共关系,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需要持之以恒地不断探索、总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资公司要在越南增进东道国公共关系,需要高度重视在东道国建立安全及反贸易保护主义统一战线,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这里所说的人缘关系除了企业内部劳资关系之外,包括企业外部的商业关系,也包括干部培训交流和留学生往来,后者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收获成果,因此需要耐心。
事实上,我国政府已设计实施了一系列面向越南党政领导干部和经济、文化舆论精英的培训项目,有条件的企业不妨积极参与,为企业在越南政府内部培育更广泛、稳固、可持续的人脉,提高防范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的安全系数。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有吸引力,发展中国家官员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资助和本国政府出资赴华考察、学习、培训的项目日益增多。笔者就曾给来自欧洲、亚洲、拉美和非洲的政府财经官员讲过课,对此有切身感受。某些培训项目相当深入,如2009年越南推行了旨在进一步加强中越政治合作和培养中高级领导人才的“165计划”,其内容为越共中央组织部通过政府经费资助、派遣管理干部赴华培训汉语和攻读学位。中资企业如能以适当方式参与、甚至发起这类培训项目,并将受训者范围逐步扩大至经济、文化舆论精英,对在东道国赢得良好社会环境将有较长时间的积极影响。
其次是要量力而行,积极稳妥捐助越南教育,从初等、中等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领域,包括以设立奖学金等形式资助越南学生赴华留学。
越南比较重视派遣学生出国留学。据越南教育培训部统计,在从2000年至2009年10月末的近10年间,越南利用财政或据协定出国留学人员有7000多人,其中出国攻读博士者2029人。2008年,越南教育培训部制定了《2008—2020年培养高等院校教员达到博士程度》计划,提出要在10年内培养2万名博士作为骨干力量,其中38%派往国外培养,15%由国内外联合培养。在此背景下,已有多个国家去越南举办教育展,以吸引越南留学生。美国收获巨大,美国前驻越大使迈克尔·米查拉克2007年8月上任后到2009年初,仅仅一年多时间,越南在美留学生数目就翻了一番,约有1.3万人。
相比之下,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而吸引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就学则相对滞后,只能算是接受留学生的小国。笔者前些年接受国家外文局委托课题时就发现,当时我国一年接受墨西哥公费留学生仅14人,而墨西哥是人口近亿的拉美第二经济大国;2009年末在美中国留学人员接近10万人,而美国在华留学只有2万人。这种人员交流不对称的结果,是中国的贸易伙伴国内普遍严重缺乏“知华派”,以至于许多拉美国家与中国政府开展外交谈判时需要中方派出翻译支持,经贸争端也因缺乏了解而频频发生。
近年来,国家在逐步加大吸引、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力度,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时签署的《联合声明》就提出,今后4年美国向中国派遣10万留学人员。纵向比较,我国目前吸引的越南留学生已不少,但横向比较,少于韩国、日本和美国,仍有较大发展潜力。企业如能与有关省区政府和部门、高校合作,参与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并将其与选拔、培养在东道国子公司本土管理干部等结合起来,将可望收获多方面的效益。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