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PP租车融资千万美元 抢传统租赁蛋糕
  • 上汽电商OTO路径初显
  • 沃尔沃抢移动互联先机
    试水创新型体验营销
  •  
    2014年6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PP租车融资千万美元 抢传统租赁蛋糕
    上汽电商OTO路径初显
    沃尔沃抢移动互联先机
    试水创新型体验营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汽电商OTO路径初显
    2014-06-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蒋芳

      ⊙蒋芳

      

      “距离7.28还有42天”,上汽车享平台CEO夏军的微信上仍然在发布着倒计时的数字。自3.28上线以来,再次跳动的倒计时让圈内人又嗅到了某种气息。

      车享平台过去3个月的销售成绩如何?盈利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各个品牌消费者地域的分布是怎样的?是否考虑引入第三方汽车用品的卖家?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车享平台运营执行官吴越首次揭秘。

      OTO流程打通困难多

      据悉,车享平台上线以后,网上接到订单2700多个,实际完成交车1800多辆,部分品牌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我们是希望能够跑通整个流程,目前来看,线上下单、线下提车这个流程还是顺畅的,但是提车以后再回到线上,享受会员权益,这个流程还是有一些问题。”吴越表示。

      吴越坦言,目前网站内容上并不是特别成体系,感觉像一个广告的聚合页,车主享受会员权益操作不便,这些都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原因之一。但是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已购车用户的维系。

      “客户买完车以后,他觉得他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完成了,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希望用户可以从线下再回到线上,注册成为会员,和我们保持长期的联系,但是这个过程用户并不买单。买车可能只有两三个月,但是用车是3-5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跟用户保持联系,我们可以做其他的生意,比如说用车、金融等等。”吴越原本的构想似乎并不是很容易实现。

      重点发展移动端产品

      从消费习惯来看,一般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因为要进行车型对比,所以还是习惯在PC端操作,但是在买完车以后,他更关心自己的车,所以消费者会倾向于用移动端来获取信息。

      “未来和整车营销相关的,我们还是放在PC端;对于已购车的车主,我们的产品会依托移动端来实现。”吴越介绍:“而保养管家就是我们以移动端作为核心平台,为车主提供预约保养服务的一款APP,后续我们还会增加代保养接送服务。”

      “我们会提供一个比较简单的后台界面,让经销商把空的工位放上去,像酒店把空余的房间在携程上销售是一样的,波峰和波谷的价格可以浮动变化。”吴越透露。

      当然,对一款APP而言,装机量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目前日UV仅8000多的车享平台而言,保养管家的下载装机量,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关于装机量,像招商银行,通过柜台来推广下载APP,我们应该也会走这样一条路。”吴越表示。

      迅速扩网 不排斥引入第三方

      3.28上线的初期,车享平台只覆盖了8个城市120家经销商,其体量甚至不如一个汽车品牌的天猫旗舰店。“车享整理的销售情况应该还是跟品牌在市场销售情况成正比的分布。”吴越透露,“像上海大众、别克、雪佛兰等相对强势的品牌,网上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像荣威品牌的投入力度比较大,销售情况也不错。像五菱、宝骏还在摸索尝试阶段,宝骏前期可能弱一些,但是我们未来在广告投放等方面还是会有一个调整。”

      在7.28的重要规划之一,就是发展经销商。“在‘7.28’我们会尽快地扩大我们经销商的范围,来提高我们流量的利用率。”据了解,到7月底,正式加盟车享平台的上汽集团旗下经销商数量将达到500余家,范围将扩展到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目前,新入网经销商的培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现在中国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平均车龄才3.9年,车辆还在“壮年期”,后市场的刚性需求非常大。在汽车后市场方面,车享平台也不会局限于现有的经销商,“在平台上线初期,我们还是会比较照顾4S店的利益。”吴越表示:“但是,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还是会考虑引入第三方商家,但是对于第三方商家的服务质量,我们还是会有要求的,我们会建立服务体系、服务标准,这是我们要严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