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数据·图表
  • A6:书评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上汽之“双陈”时代
    从大到强考验重重
  • 王晓秋、俞经民龙虎配
    上汽自主品牌进入转型期
  •  
    2014年7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上汽之“双陈”时代
    从大到强考验重重
    王晓秋、俞经民龙虎配
    上汽自主品牌进入转型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晓秋、俞经民龙虎配
    上汽自主品牌进入转型期
    2014-07-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王晓秋
      俞经民

      ⊙记者 吴琼

      

      一个龙虎配的高管组合,出现在上汽乘用车公司的新高管组合中。

      7月3日,上汽集团宣布,已升任上汽集团总裁的陈志鑫不再兼任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原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晓秋接任;原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因工作安排,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由原上汽集团海外经营筹备组组长俞经民接任。

      王晓秋属龙、俞经民属虎,可谓是龙虎干将双人组合。上汽集团如此安排,显然另有深意。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称:“(为了)保证上汽自主品牌进入国内第一阵营。”事实上,经历了八年“抗战”后,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正进入关键时点,运作得当则可能助力上汽集团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不是一个依靠合资做大的公司。运作不当,上汽自主品牌将成为上汽集团最大包袱。

      上汽集团高层表示:“王晓秋、俞经民都是能打硬仗的干将。”王晓秋是上汽乘用车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参与了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前期打造。2009年,在上汽集团整体上市后,随着上汽乘用车整体地位提升,上汽集团副总裁陈志鑫被派往兼任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调任上柴股份总经理。2013年8月,王晓秋调任上海通用总经理。彼时王晓秋面临高位接盘的压力,但2013年上海通用汽车年销量继续蝉联中国车企第一名。

      在上汽集团内部,低调的俞经民却以实干家著称。他曾在上汽集团旗下多个公司分管过不同业务(曾任上海大众东北分销中心副总经理,上海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营销二科、销售协调科及二手车协调科科长,上海大众汽车浙闽销服中心总经理,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销售副总监、总监,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汽集团海外经营筹备组组长)。由于在多个领域当过探路者、从事搭建工作,俞经民了解二手车、合资品牌及海外业务的运作。

      摆在这两位龙虎搭档面前的首要问题是短期盈利和增长。三年前,陈志鑫多次在内部提出上汽乘用车公司要盈利,但截至到2013年仍未实现目标。面对上汽自主品牌高投入、低利润回报的现实,股东们不约而同地向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发难。炮点集中在“为什么后进入自主品牌市场的广汽传祺实现了盈利?为什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业务经营数据较好”等问题。

      一位上汽集团高层表示,以上汽乘用车目前增长速度及自主品牌形势判断,今年实现利润和增长仍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此前,上汽乘用车制定了一个销量、利润双增长的目标——2014年上汽乘用车计划销售26万辆、争取销售28万辆,盈利1亿元。但事实上,今年1至5月,上汽乘用车产量85776辆,同比下滑13.27%;今年累计85155辆,同比下滑0.46%。

      知情人士透露,尽管自主品牌汽车难为,但在耕耘多年后,上汽乘用车的机会也较大。据了解,上汽乘用车公司旗下的两大品牌荣威、MG均处于优化定位阶段,对于新任领导而言,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以已有90年历史的MG为例,海外品牌认知度远高于国内品牌认知度,这与当年俞经民任职上海大众斯柯达时类似。尽管MG在英国多次经历破产重组,但却拥有全球最大的车主俱乐部(MGCC)。第一款MG出生于1924年,MG车迷盛会从1935年开始举办。上汽乘用车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其他车主俱乐部活动上,你很难看到这么多如此执著于这一品牌人。在今年MGCC为全球车迷举办的MG车迷盛会上,有收藏了11辆MG车的车主,有参加了30次MG活动的夫妇,更有不少满头银发的老车主,他们在一块儿交流、分享用车的乐趣。”如何缩小海外品牌认知度和国内品牌认知度的差距,成为上汽乘用车公司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上汽乘用车公司的另一机会在于新产品。据悉,明后两年,上汽乘用车公司新的平台、新产品将陆续推出,届时将告别青黄不接的窘境。9月中旬,MG的首款三厢车MG GT将在国内推出。据悉,MG GT继承了动感的基因,采用MG品牌全新的设计语言,在外观设计上突显了动感和时尚的新英伦设计,希望借此激活消费者对英伦风尚的全新认知。因其外形与奥迪TT部分相似,故有着“短版奥迪TT”之称。

      在王晓秋、俞经民这对龙虎档的带领下,上汽乘用车能否实现短、中期目标?能否最终驶入中国自主品牌第一阵营?或许还需要打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