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数据·图表
  • A6:书评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金融监管碎片化正合华尔街的心思
  • ■披沙录
  • 怎么评估
    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经济代价
  •  
    2014年7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书评
    金融监管碎片化正合华尔街的心思
    ■披沙录
    怎么评估
    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经济代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监管碎片化正合华尔街的心思
    2014-07-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伟一
      Timothy Geithner:
      Stress Test
      《压力测试》
      蒂莫西·盖特纳 著

      —— 评盖特纳回忆录《压力测试》

      ⊙朱伟一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一同救灾的是三条汉子: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和纽约美联储总裁蒂莫西·盖特纳。保尔森四年前出了本记述应对这次危机经历的《On the Brink》(峭壁边缘),称他们三人的团结成了那段艰苦卓绝时期的一笔巨大财富;伯南克去年的那本《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金融的本质),只谈应对金融危机各项政策背后的金融思想。现在,盖特纳出版回忆录了,可这本《压力测试》(Stress Test)实在很不地道,一面高度评价他在救助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一面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很多人,唯独没有任何自我批评。盖特纳直接批评保尔森,称保氏当时对形势有误判,不该抵制政府对银行大量注资的做法,不该让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盖特纳没有批评伯南克,但在他的笔下,伯南克似乎是个阿斗式的人物,并无多少主见,跟在另外两条汉子后面。在盖特纳笔下,只有他是中流砥柱,挽狂澜于既倒。盖特纳还反复强调,他并不愿意出任财政部长一职,任职期间还多次请辞,因为总统挽留才勉为其难。盖特纳一再言明,他为此肝沥胆,呕心沥血,家人也做出了重大牺牲,他太太就一直反对他出任财长。

      对美国的金融制度,盖特纳也没有认真反思,只是提到了一些枝节问题。比如,他认为银行监管机构太多,其中包括:美联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货币监管局以及储蓄机构管理局。美联储监管控股银行,但控股银行的商业银行业务由货币监管局负责监管,投资银行业务则由证交会监管。储蓄机构由储蓄机构管理局,而储蓄机构也是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住房抵押贷款的业务。外国银行在美国的分支由美联储和州政府共管。美联储内部又各自为政:纽约美联储监管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里彻曼美联储监管美国银行和Wachovia,而Wells Fargo则由旧金山美联储监管。

      的确,美国监管机构重叠,令出多门,创造了监管套利的机会,而各路监管者则是盲人摸象,无法见到全貌。这一点,盖特纳没有看错,但在但金融危机之后,盖特纳又帮助奥巴马总统推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这个新机构。看这几年来的实情,这个新机构形同虚设,空养一批闲人。其实,美国资本市场太大,各种利益集团犬牙交错,各方都想推出自己的代理人,不能由一家监管机构独揽大权。大型金融机构是乐见监管碎片化局面的。

      美国的金融制度完全被金融老大操纵,有时候老大们甚至要踢开总统,自己直接操刀。盖特纳披露,摩根大通第一把手杰姆·戴蒙就曾向奥巴马提出,由摩根大通的团队为白宫起草金融改革计划。奥巴马没有同意,戴蒙很不高兴,为此还一直闹情绪。华尔街就是有这份自信,戴蒙是这样,AIG的高管们也一样。为了救助濒临倒闭的AIG,美国政府出资1820亿美元。AIG的高管们却毫无愧意,反而要求公司如数支付1.65亿美元奖金,其金额占到政府救助资金的0.1%,引起了公愤。但盖特纳却不以为然,在回忆录中明确表示,为了尊重合同,尊重法治,应当如数支付奖金。

      AIG奖金丑闻是法治丑闻,但主要还是盖特纳坏了美国的大事。各国合同法大多规定,合同订立之后是可以修改的,美国的合同法也不例外。向AIG投放救助资金之前,纽约美联储应当坚持,作为美国政府提供资金的交换条件,AIG应修改自己与其高管之间的薪酬合同。在《压力测试》中,盖特纳间接提到了他当时的疏忽:“我还在美联储的时候,帮助设计了AIG的救助计划。当时我的班子和我本人忙于遏制后雷曼时期的市场惊恐情绪,无暇他顾,根本没有考虑我们是否可以对高管薪酬做任何变动。”纽约美联储雇有许多律师、会计师和经济学家,很难想象,有如此众多的谋士、策士,居然会没有人想到AIG奖金的问题。果真如此,盖特纳和他的同僚及手下就是严重失职。

      盖特纳如此袒护华尔街,自然受到圈外人的强烈抨击。他在回忆录中也承认,很多美国人视其为高盛与华尔街的走卒。但他坚决否认他是高盛的人,再三申明他从未在高盛公司工作过一天。既然如此,为什么很多人会说盖特纳是高盛的人?大家都知道,高盛前领导鲁宾是盖特纳的恩师,恰是鲁宾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把盖特纳从局级职位上提拔到了副部级职位。从厅局到副部级,两者之间有很难逾越的鸿沟,鲁宾提携盖特纳,对其确有再造之恩。有此渊源,盖特纳愿为高盛驱使,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但更确切地说,盖特纳其实是华尔街的人。盖特纳出任纽约美联储总裁后,首先恭请华尔街大佬加入纽约美联储董事会。这些大佬包括:雷曼兄弟第一把手迪克·福尔德、摩根大通的第一把手杰米·戴蒙、高盛董事会成员史蒂夫·弗里德曼。这都是一些极精明、极狡猾的老江湖。就在这次金融危机期间,弗里德曼被爆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牟利。但盖特纳狡辩说,弗里德曼的做法并未违反纽约美联储的规则。

      盖特纳不忘提醒读者,他从财政部长职位上退下来的时候,美国各大银行已经偿还了美国政府提供的救助资金,美国纳税人还赚了240亿美元。可是盖特纳只字未提,华尔街银行还款的前提,是美元大幅贬值。2007年9月,美元的利率为5.25%,但从2008年12月至今,美元利率一直在零水准。盖特纳只字未提的是,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为51100美元,而到2012年仅为51017美元。自2008年到2012年,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收入连续五年下降。盖特纳所主导的金融救灾,实质上是掠夺美国中产阶级,所谓橄榄形社会的最大一部分人深受其害。

      美国之所以爆发金融危机,首先就是因为监管不力。但盖氏却至今并无半点歉意,还在回忆录中大表其功。由这样的人担任美国财政部长,金融界出大麻烦毫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