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调查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13:专版
  • 14:股市行情
  • 15:市场数据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大元股份掐点停牌玄机多
  • 吉峰农机上半年预亏近6000万
  • 中海系携手阿里布局跨境电商
  • 三大运营商联合成立铁塔公司
  • 开元投资定增15亿加码高端医院
  • 智能家电、可穿戴竞逐国际消费电子展
  • 作价60亿 红阳能源揽入沈煤集团核心资产
  •  
    2014年7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4版: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公司
    大元股份掐点停牌玄机多
    吉峰农机上半年预亏近6000万
    中海系携手阿里布局跨境电商
    三大运营商联合成立铁塔公司
    开元投资定增15亿加码高端医院
    智能家电、可穿戴竞逐国际消费电子展
    作价60亿 红阳能源揽入沈煤集团核心资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吉峰农机上半年预亏近6000万
    2014-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宋元东 ○编辑 阮奇

      

      吉峰农机11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14年1-6月净利润亏损5770万元-590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65.84万元。相较于今年一季度亏损2285万元,二季度亏损进一步加剧。

      公司表示,亏损的原因为,报告期内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滞后,导致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低迷,市场萎缩,导致该板块继续亏损;资金面偏紧,公司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上升。其实,上述亏损原因对吉峰农机来说由来已久,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没有挽回颓势。

      今年6月25日,吉峰农机公告称,公司拟转让旗下控股子公司四川吉峰长城至少41%股权。吉峰长城2012年、2013年分别亏损2524.64万元、1.61亿元,不仅拖累上市公司为其进行大额连带责任担保,而且严重拖累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吉峰农机上市后向工程机械的冒进备受诟病,这也是公司近年来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吉峰农机曾经被市场赋予很高的期望,并一度成为创业板第一牛股。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公司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公司治理,都与市场的期待相差甚远。公司自PE九鼎投资从二级市场退出之后,吉峰农机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股价表现可谓江河日下。从2012年以来,公司一改上市之初的快速增长态势,业绩由降转亏,而且公司债发行被证监会否决,高管涉内幕交易被调查等。

      分析人士指出,吉峰农机上市之初的快速扩张以及业绩的超常规发展,可谓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被PE绑架的典型。如今,PE已退出,高管、大股东的减持也暂告一段落。公司董事长王新明近期也提出转型,一方面要大幅收缩工程机械业务,另一方面将聚焦优势农机产业、加快向农机综合服务商转型。公司是否能从颓势中挣脱出来,业绩是否已经见底,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段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