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企业家:政府无法培养,大数据不能代表
  • 和、变、用:
    中国式管理学“三字经”——读《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 披沙录
  •  
    2014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企业家:政府无法培养,大数据不能代表
    和、变、用:
    中国式管理学“三字经”——读《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披沙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和、变、用:
    中国式管理学“三字经”——读《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2014-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陈春花、乐国林、曹洲涛 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7月出版

      

      ⊙叶 雷

      

      《财富》杂志7月7日发布了2014年世界500强名单,中国有100家企业上榜,为历史之最,与美国128家的数量差距在进一步缩小,而且中石化还首次进入了前三甲。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已不是中国之问,更是世界之问了。无疑,发轫于欧美的西方管理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与实践有其独特之处,但长期以来,却缺少将理论由个性上升到共性、特殊上升到一般的过程,以至于在中国可以用来分享的“管理奥秘”,始终是公说公话、婆说婆话。这本《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算得上是深植于中国管理现实,观察和理解管理实践,努力探索本土管理实践规律及其路径的尝试之作。

      《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的领衔作者陈春花,身兼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和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是拥有不少读者的专栏作者。早在2004年,她就出版了第一部不以西方管理模式为参考,专注于研究、分析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成功企业从起步到领先的商业成功精髓的《领先之道》,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强力推荐,甚至被誉为中国本土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如果说《领先之道》还是在导入与产出的“器”上做文章,那《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则已透过领先企业高成长、经营哲学和组织文化、组织管理制度、运营模式、技术能力等具体层面,试图从中国文化和 “国民性”的土壤中,提炼出其“和、变、用”的管理价值链模型。全书在系统梳理“中国本土管理思想研究的兴起和现状”的基础上,评价了“中国管理实践研究”以及实践路径,提出包括实践、文化与价值链逻辑等在内的“领先企业管理实践研究的框架”。全书第二部分以华为“自组织”管理 、阿里巴巴“价值观驱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核变”、TCL“鹰的重生”为样本,剖析了领先企业导入“和、变、用”的管理思想逻辑,认为“和”的管理元素包含聚和、联和、利和三个维度,“变”的管理元素包含自变、势变、量变三个维度,“用”的管理元素包含实用、适用、管用三个维度,进而论证了领先企业“和、变、用”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可移植性,并根据情境提出了移植的方法论与对策。

      经过20多年“野蛮生长”,华为已成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乃至民营企业界的一面旗帜。看得见的华为,是个典型的“他组织”系统;看不见的华为,却呈现出强大的“自组织”功能。通过文化先导的“危机感”,市场研发一体求变求新,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华为在竞争与协同中“让奋斗者有所得”,实现员工知识的自汇聚。华为的自组织管理实践,验证了灰度平衡之“和”、驱动开放经营之“变”、协同管理之“用”三者的阴阳价值链逻辑。

      阿里巴巴从一家B2B电子商务网站起家,今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并且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企业。2000年底,马云为海外市场的冒进付出了沉重代价,不得不忍痛撤掉了一些海外事业部。也就是在这一年,马云在当时的COO关明生的帮助下,建立了阿里巴巴的九大价值观体系,稍后被提炼成如今已广为人知的“六脉神剑”,即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再加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和做一个百年的伟大公司的使命,并将其融入有关雇用、培训和绩效评估的公司管理系统之中,支配公司的一切行为。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驱动”,印证了价值观之“和”能引领企业顺势而为、拥抱“变”化的组织行动,践行“帮助顾客创造价值”的实“用”主义,从而成就了阿里巴巴电商神话“精神与物质”的互动的价值链。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已历经一个甲子长盛不衰,支撑南方报业在过去若干年保持在业界领跑优势的内在核心能力,在于其准确把脉政策、技术、消费者和社会环境这四大变量的基础上,通过“核变”的转型模式形成了“先动”的竞争战略,一创刊便开辟了广告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主张,并成立经理部下设广告科……具体说来,就是深度和系统地激发报业集团报业采编、品牌传播和商业运作的能量,先后完成了集团从“单核竞争”到“核裂变竞争”的战略成长与转型。当前,南方报业集团正在全力完成从“核裂变竞争”向“核聚变竞争”的战略转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战略核变,展现了以战略经营机制之“变”为中心,报业精神文化之“用”为推手,产业、资源与使命聚“和”为境界的核变价值链结构。

      在“以和为贵”的理念与行动下,TCL在2004年启动了国际化之旅。尽管国外业务收入从2005年起就已超过国内业务收入,但很快遭受挫折。经过此后3年不断的积累和摸索,TCL建立了主导产业的全球业务架构;提高了产品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了以“鹰之重生”为主题的文化创新;优化了资产结构,提升了企业运作效率,最终在2007年全面扭亏为盈。7月9日,TCL发布的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85%至92%。TCL的国际化成长揭示出利益共享之“和”稳固了企业体制的根基,塑造了鹰文化迎难而“变”的企业躯干,谋求发展之“用”,成就了国际经营的涅槃重生和逆境飞跃的神奇。

      如果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和、变、用”“三字经”成立的话,对那些后发公司或者处于艰苦跋涉阶段的公司,必然具有迁移示范性和实践学习效应。《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的多位作者认为,“和”的管理元素在客户价值链节点和组织结构节点有不同区分;“变”的管理元素在研发及产品设计价值链节点和生产运营价值链节点的聚焦点不一;“用”的管理元素是对目标与过程的效用链接。就如中国企业迁移西方管理理念与模式一样,移植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也须掌握知识迁移和转化的规则和影响知识迁移转化的关键因素,按本书作者的论述,在管理知识的具体移植方略上可从价值理念移植、制度结构嵌入和激励环境营造三个方面来移植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