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专访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迷你基金迎来井喷期
    转型合并或成行业趋势
  • 农银消费主题:
    把握板块轮动 挖掘优质个股
  • 结构性行情中
    私募对冲效果难彰显
  •  
    2014年7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研究·财富
    迷你基金迎来井喷期
    转型合并或成行业趋势
    农银消费主题:
    把握板块轮动 挖掘优质个股
    结构性行情中
    私募对冲效果难彰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迷你基金迎来井喷期
    转型合并或成行业趋势
    2014-07-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闻静 ○编辑 王诚诚

      迷你基金中不乏优质的牛基。在选择时,可以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式和投资风格是否与当前市场契合。另据统计显示,一些长时间业绩较差的基金在更换新的基金经理后,业绩也往往较之前有所好转

      ⊙记者 闻静 ○编辑 王诚诚

      

      短短半年间,迷你基金的数量大幅增加,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迅速增加到了133只。业内人士预期,新的基金运行规则将基金产品的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未来迷你基金数量占比将会进一步攀升。随着迷你基金数目不断增多,通过转型合并的方式寻找解决方案或是大势所趋。

      迷你基金暴增之谜

      迷你基金的数量在过去半年间大幅增加。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末,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已经迅速增加到了133只,较去年年末增加了64只,增速接近一倍,占比从去年年末的4.46%上升到7.77%。

      股市行情多年萎靡不振,新基金发行市场缺乏增量资金,而基金公司又热衷于新基金发行,导致迷你基金数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大幅增多。

      此外,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群航认为,迷你基金批量出现,主要是以下三个重要的原因:其一,由于基础市场环境的变化,有些产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或认知缺陷,便会给日后的投资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一些产品的业绩、一些产品的转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其次,某些基金经理,业绩排名长期落后;某些公司,综合业绩排名长期落后。第三,就是重要人物走了。人走了,可能会带走一些资金;人走了,一些机构投资者也会随之赎回;人走了,业绩低迷会引起一些敏感的中小投资者为了追求更低的机会成本而及时赎回。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基金运行管理办法将基金产品的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那么无异于将基金市场推入了“战国时代”。可以预见的是,基金产品发行数量将井喷,市场容量如果跟不上节奏,未来大型基金占比会下降,小型基金尤其是迷你基金数量占比将会进一步攀升。

      转型合并或层出不穷

      面对新的形势,业内人士预期,基金终止合同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迷你基金合并或转型的可能性更大。

      根据即将于8月8日施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六十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按照这一规定,公募基金5000万元的资产净值往往被视为“清盘红线”。

      “大量迷你基金的存在,使得资源无法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但基金终止合同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将放弃这一部分客户。”华宝证券分析师李真认为,未来将会出现较多基金转型或合并的情况。对于一些投资受限或不适合未来投资趋势的老基金,或将面临市场淘汰,转型为这些基金的唯一出路。

      例如,7 月10 日,一季度基金份额已低于5000 万份的南方金粮油召开持有人大会,商讨转型议案,投资方向变更为高端装备制造和军工行业。再比如,某基金公司内有两只几乎相同的债券基金,其中一只或两只债券基金为迷你基金时,这两只基金或将合并。

      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2只基金发布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生效公告,成功完成转型,其中有7只为开放式基金,其中不少为规模偏小的迷你基金寻求突围。

      淘金小基金中“黑马”

      虽然部分迷你基金的产生可能是基金经理管理不善,业绩不良导致基民大量赎回。但迷你基金就等于业绩差,不适合投资吗?

      事实上,迷你基金中不乏牛基,如中邮战略新兴在2012年底规模只有6000万元,但其业绩惊人。好买统计,截至7月15日,该基金自2012年6月发行以来总收益为157.70%,对比同类型基金7.42%和沪深300指数-14.31%,位列同类型基金首位,规模现已近15亿元。其他如长信量化和长信内需等业绩也表现突出,

      “小规模的基金由于规模小,船小好掉头,投资方式和仓位转换更灵活,能将主要资金投资于市场热点和主题行业,集中在少数热门股票。”此外,好买基金认为,基金经理的更换也往往会使得业绩转优。当然迷你基金中仍存大量业绩长期较差的基金,投资仍需警惕,适当时候投资者可以“用脚投票”。

      在好买基金看来,迷你基金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不乏优质的牛基存在。在选择时,可以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式和投资风格是否与当前市场契合,如中邮战略新兴的成功和当前市场新兴产业成长性企业受市场热捧不无关系。另据统计显示,一些长时间业绩较差的基金在更换新的基金经理后,业绩也往往较之前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