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专版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公司·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141:信息披露
  • 142:信息披露
  • 143:信息披露
  • 144:信息披露
  • 145:信息披露
  • 146:信息披露
  • 147:信息披露
  • 148:信息披露
  • 149:信息披露
  • 150:信息披露
  • 151:信息披露
  • 152:信息披露
  • 153:信息披露
  • 154:信息披露
  • 155:信息披露
  • 156:信息披露
  • 157:信息披露
  • 158:信息披露
  • 159:信息披露
  • 160:信息披露
  • 161:信息披露
  • 162:信息披露
  • 163:信息披露
  • 164:信息披露
  • 165:信息披露
  • 166:信息披露
  • 167:信息披露
  • 168:信息披露
  • 169:信息披露
  • 170:信息披露
  • 171:信息披露
  • 17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A股窄幅拉锯 基金重执主题投资大旗
  • 看多之心与做多之力
  • 并购浪潮将逐步展开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  
    2014年7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A股窄幅拉锯 基金重执主题投资大旗
    看多之心与做多之力
    并购浪潮将逐步展开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并购浪潮将逐步展开
    2014-07-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交银趋势基金经理 曹文俊

      2013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案例此起彼伏,并购活跃的行业和板块也大多成为涨幅居前的明星板块。从深层次看,中国的并购浪潮正在兴起,而且其的未来持续时间、周期可能不断,其形成的原因,机会及风险点值得市场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于2010年前后跨过人口红利拐点,而并购浪潮的兴起是人口红利拐点过后的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根据日韩等海外国家的案例研究,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后通常会产生三项结构性变化:1、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占比逐步提升,主要由于老龄化的进程和储蓄率逐步下降的原因;2、制造业产业升级,自动化替代劳动力,本质上是提高生产效率;3、并购浪潮的兴起,其背后是行业增长放缓、竞争加剧,导致回报率下降,高效率产能并购低效率产能,使得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其本质也是通过提高生产率使投资回报水平回归正常。

      在A股市场,并购浪潮的兴起除了人口红利拐点的结构性因素外,也存在其市场特有的原因:1、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人所周知的现状,之前创业板融资暂停一年使得诸多排队上市的企业倍感资金焦虑;而即使2014年放开融资后,IPO放行速度仍然较慢,有些需融资的企业需要等到2年以后才能获得融资机会,亟待扩产的企业就熬不起这个时间。这是并购浪潮中愿意“卖”的原因。2、二级市场给予“并购预期”高估值溢价,尤其是符合“潮流”的行业。二级市场投资者预期也存在其合理性——在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企业内生增速疲弱,外延扩张成为拉动利润增速的有益补充,外延扩张带来的利润增速弹性比起经济繁荣期更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估值价差使得“业绩增厚效益”更为明显,从而形成了正向循环,这是并购浪潮中愿意“买”的原因。3、市值管理方兴未艾。由于股改后,大股东成为市场参与主体,在大小非陆续解禁背景下,股东方存在做大市值的冲动。市值管理机构的出现,也令故事性和题材性的收购层出不穷。这是并购浪潮的另一个催化剂。

      尽管并购案例良莠不齐,但在内生增速趋弱的大背景下,并购所酝酿的机会不容小觑。从投资机会角度,我们认为选择标的需要考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的问题是并购标的是否有利于原有主业的竞争力提升?即并购是否存在所谓的协同效应。是否有利于集中度提升(横向并购)还是能获取显著的成本优势(纵向并购)。通常而言,混合并购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较差。

      其二,上市公司手持现金是否充裕,并购资金来源是否依赖于再融资(如非公开增发等)也很挂件。若需再融资并购推进速度可能会偏慢。

      其三,并购整合的管理难度如何?这涉及收购目的在于技术、资源、设备还是管理团队,收购后激励是否到位,团队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却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协同效应是否能够快速发挥。

      其四,是否属于财务并购。如果收购标的协同效应较少,但每次收购能够实现业绩增厚。这需要判断后续收购的可持续性是否强,潜在收购标的数量是否多,否则公司在收购完成后的估值水平将出现下降。

      在关注并购的投资机会时,也需要控制其所带来的风险,实现整体风险收益比最佳。通常需要观测的几个风险点包括:第一、合规风险。特别对于混合并购,被收购标的与原有主业关联度不大,若在收购方案公开前投资,容易涉及内幕交易。第二、原有业务基本面扎实程度。通常,并购预期能够推升估值水平,而原有业绩基本面出现下行风险时容易被忽略,这类并购一旦出现波折,股价会存在盈利和估值双杀的风险。第三、警惕“形重于实”的财务并购。通过业绩对赌锁定二、三年内的业绩,而实质上业务整合缺乏协同效应,或者收购后对标的公司的管理层难以有效管控和激励的,往往会产生投资陷阱。

      作为投资人,需要高度重视当前大环境下并购类投资机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不同案例应仔细甄别,判断和权衡机会和风险孰轻孰重,在整体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并购类投资机会是值得参与和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