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翔 ○编辑 梁伟
7月19日,在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美国LendIt联合主办的“2014·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点融网共同创始人、联合CEO郭宇航代表P2P行业提出了一个问题:“小贷公司已经逐渐接入了央行的征信系统。那么,对于规范运营的P2P平台,能否先行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使得平台能方便地查询企业和个人的征信报告,并上报违约客户的名单?”
由于P2P平台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行业数据也未实现共享,无法获知借款人的多重负债状况——不清楚借款人在其他平台上有多少负债,是否逾期,这就增加了P2P平台的反欺诈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成本。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会上也表示:“P2P网贷发展的核心障碍是征信系统不健全、不开放,直接制约了P2P网贷的信用评估、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增加了交易成本。如果全国的P2P平台能联网,个人在不同平台之间‘拆东墙补西墙’套利或诈骗的现象也会减少。”
对于郭宇航提出的行业呼吁,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回应称:“去年3月15日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所以说,只要是放贷机构,都应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并不是只有放贷金融机构才能接入。因此,只要主管部门认定P2P属于放贷机构,将P2P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是央行征信中心的法律责任。”
她还强调,查询征信报告和黑名单共享确实是P2P的行业诉求,但征信中心是基于互惠和全面共享原则的,P2P机构要先报送数据,才能查询数据。
宜信公司CEO唐宁表示在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前,愿意在客户充分授权的基础上,将自身积累的数据贡献出来,以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谢平认为:“数据基础和外部监管都是P2P网贷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数据基础不发达的时候,可能外部监管的变量参数就多一点,数据基础越好的时候,外部监管越放松,条件越来越放松,这两者有相互替代关系,但数据基础相对更为重要。”
2009年4月,央行征信中心正式收购了上海资信。去年,由上海资信设计开发、实现P2P借贷行业信息共享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正式上线。
对此,王晓蕾表示:“上海资信搭建这一系统是央行征信中心的统一部署,目前已经有200多家机构接入,实现了P2P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在技术上,这套系统与央行征信中心完全一致,后台也是集中统一的,只是现阶段由上海资信来承担服务前端客户的任务。”
目前,央行征信系统已覆盖8亿多自然人,但当中只有3亿人曾与银行有过信贷关系。对金融机构来说,还有近5亿的“陌生人”。王晓蕾认为:“对P2P机构来说,一方面这是挑战,但从中长期看也是机会。如何在这5亿人当中找到细分市场,找到管理这部分人群的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是P2P机构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
近年来,虽然小贷公司和P2P网贷平台热闹纷呈,但是相对银行信贷,其个人信贷的规模还是相对较小。王晓蕾认为:“央行征信系统已基本覆盖了个人零售信贷市场。但目前征信中心还欠缺一些必要的公共信息,包括法院判决、公民身份、社保等数据。虽然央行近年来在很努力地采集,但我认为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通过立法,强化政府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