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权利、机会和参与平等的平权模式下兼顾到金砖银行的决策效率?如何在不附加贷款条件的情况下确保金砖银行的贷款资金合理合规地使用?这些确实在考验金砖银行制度设计者们的智慧。实际上,中国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以实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可能是破解该难题的一个解决思路。
□朱杰进
近日结束的巴西金砖峰会正式宣告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这是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但针对金砖银行未来可能的运行机制,也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唱衰”之声。归纳起来,主要是两条:一是金砖银行开创性地采取“等额出资”的平权模式,这虽然体现了金砖银行创始成员国之间平等的原则,但可能会导致金砖银行在未来运行中决策效率下降,陷入“议而不决”的境地;二是金砖银行的贷款项目不干涉借款国的内政,这实际上体现了金砖银行贷款国和借款国之间的一种平等,但可能会导致借款国在贷款项目运作中忽视环境和社会标准,把一些被世行和亚行出于环境和人权考虑而“过滤掉”的贷款项目“重新捡起来”,如核电项目和大坝项目等。
全球经济治理中
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主张
“不现实”?
这些质疑之声的背后,其实就是认为金砖银行所倡导的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主张“不现实”。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根据出资额的多少来决定话语权的大小。出资多的大国与出资少的大国之间是不平等的,充当贷款国的大国与充当借款国的小国更加是不平等的。为体现和管理这种不平等,贷款得附加严格的“贷款条件”,小国必须按照大国的意志来进行“结构调整”,否则就无法获得贷款。而金砖国家明确反对这种观点,在福塔莱萨峰会的宣言中强调,虽然各国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同,但在全球经济、金融和贸易事务中应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参与平等。
那么,究竟如何在权利、机会和参与平等的平权模式下兼顾到金砖银行的决策效率?如何在不附加贷款条件的情况下,确保金砖银行的贷款资金合理合规地使用?这些确实在考验金砖银行制度设计者们的智慧。实际上,中国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以实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可能是破解该难题的一个解决思路。
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中印财金对话机制,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有中俄财长对话机制,中国和巴西之间有中巴财政对话机制,中国和南非之间有中南外长战略对话机制,中国和非洲有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和拉美有刚刚成立的中拉论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有中国-中东欧合作秘书处。如果能把这些双边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略对话机制做实,充分交流双方治国理政的经验,包括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那么在未来金砖银行的运作过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创始成员国之间,以及贷款国和借款国之间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将能实现有效对接,避免采取强制性通过决议或强制性附加贷款条件,真正做到发展中国家通过金砖开发银行“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只有发展中国家之间关于“什么是发展,如何才能发展”具备了高度的共识,金砖银行的运作才能在充分体现出“平等”原则的同时,也体现出“高效”、“合规”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银行运作机制的同时,多从人的角度下功夫,最大程度地“交流思想”和“统一思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考虑通过举办更多金砖国家业务研修班的形式,让大家充分交流关于“什么是发展、如何才能发展”的思想交流,通过两国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更大规模的“跨国行政合作”,如卫生部门合作、环境部门合作、教育部门合作等,将双方的发展理念融入对方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去,例如,印度即将制定十三五的规划,如果能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与印度的十三五的规划实现很好的交流和对接,那么未来五年中印在经济发展的各种理念和战略上将会有更多的共同点和共识,降低或避免印度在向金砖银行申请贷款时与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搭建国际发展经验共享
和交流平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金砖银行可能会破坏有关环境和社会的国际标准的担忧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一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如印度、巴西、南非等。这些非常活跃的环境和人权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对所在国的政府会形成很大的压力和影响力。如何平衡好这股力量,体现他们的诉求,在金砖银行运作机制的设计过程中,增加与非政府组织对话的环节,可能是缓解这种压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民间层面关于“什么是发展、如何才能发展”的经验和学术交流。
作为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中心以及金砖银行的总部所在地,上海要积极谋划成为有关“国际发展”的“知识共享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中国在过去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如果能将这些经验中较具普遍性的部分加以整理和提炼,搭建一个成体系的“国际发展经验共享和交流平台”,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对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共同建设好这个“发展经验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各国可以在发展理念的交流和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既从本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又能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为大家找到有关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共识打下基础,这样也就为金砖银行的运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动力和共识动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
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