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在许多70、80后人微信朋友圈里,怀念童年一直是转发量和分享量最高的主题之一。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所言“童年的哭泣胜过长大的笑容”,回忆童年就如同回忆生命本身,只有当你经历乃至远离了那段经历,再来总结这段逝去的时光,它似乎才变得有意义。如此,青春并不是不言自明的,而是我们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去度过,它也就沉淀成了我们的青春。
出生于1984年的宿哲,已经是5岁孩子的爸爸。这样正常的人生轨迹放在如今的艺术圈子可谓罕见。宿哲的生活很普通,他像所有的“80后”一样面对着经济、创作、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也像他的同龄人一样用笑容迎接着他所面对的一切。他不加修饰,简单又直接,也正如他的画一样,果断的笔触充满力量,表面如卡通画一般的写实油画背后,是那颗正在告别青春的心灵。
普通青年的画家之路
出生在沈阳的宿哲,是一个典型的“80后”男孩儿。从小在少年宫接受美术培训,也就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学习后,2003年,他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开始了新的旅程。
也正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几乎经历了最好的5年。刚刚入学的宿哲就被这股热潮所鼓动,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催促着他前行。学校提供的公共画室已经满足不了一个躁动的少年,大一下学期,宿哲就在校外租房画画。一个生活在商业热潮中的青春期少年,根本就停不下来。
天时地利,且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初入中国的荷兰玛斯德比画廊找到还没毕业的宿哲,洽谈签约合作。“当时这个事真的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谈起第一次与画廊合作,宿哲仍然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它就给了我一种信心,让我觉得这么走下去行,是条路。”乘着市场的东风,大学生宿哲活得自由自在。经济上的宽裕,也增强了他在绘画上的自信,大型的画幅展示着他这个时期作品的豪迈。谈及这段经历,他仍沉浸在那时的喜悦当中。
文艺青年的艺术梦想
宿哲的作品多以“青春”题材为主,他把对青春记忆的现实体验非常鲜明地融入艺术创作之中,感念于对青春的逝去所越发产生的迷恋和向往充斥于他的作品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商业化大潮成长的“80后”,面对现实社会越来越大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各种迷茫,使宿哲对于少年时代的怀念更加强烈。这种青春与时代之间的情怀在宿哲《金色时代》系列作品中得到很好的追问。
《金色系列》的两件作品中最大的感觉就是黄昏下金色覆盖整个画面的调子,许多人面对这两幅画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一身校服的少女仿佛放学后靠着墙在陪你聊天,眼神坚定、透彻、明亮,蕴含着那个年代的学生对于未来和生活的幻想。而另一件作品中,宿哲的取景、人物的塑造都有“伤痕艺术”的影子,胡同里昏暗的路灯下,一名女孩在盛夏惆怅地站在自己的自行车旁,出神地看着墙上写的“春”字。宿哲说这幅画来源于他在黑桥见到的真实情景,女孩在想些什么成了当初他心中最大的好奇,久而久之,这幅脑海中的画面就被他描绘了出来,至于女孩想的东西,他把答案留给了所有的观众。
结束对逝去青春的讨论,宿哲将目光投射到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思。《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蓝色梦想》里的主人公几乎是同一个姿势,但表情却截然不同。这个姿势来源于宿哲妻子偶然的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个长发女孩儿,在微风中露出会心的微笑,随着头发飘起自家阳台上的衣衫。宿哲将这个姿势放大,并且用蓝色调和白色调两种不同心情色彩进行诠释,通过喜悦和忧伤两种相反的表情,透露着当下80后的生活状态。尽管宿哲在描绘时并没有刻意将这两幅画作成对比,但明眼的观众一眼便知这是宿哲表现同龄人心中的两个世界。
用画面与80后共鸣
作为“80后”颇具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宿哲的作品不同于“50后”、“60后”艺术家所呈现的“政治波普”、“伤痕”等带有浓重意识形态的主题性描绘,亦不同于“70后”艺术家所经常表达的“乡土情怀”和“集体记忆”,而是更加注重对“自我”青春体验的思考,采用日常化场景微观叙事的方法,来营造艺术家个体特有的话语空间。
不管宿哲在作品中对意义进行了多么深刻的讨论,现实生活的残酷总是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宿哲的作品画面元素常来源于日常生活、校园生活的某个场景,极具青春感染力的日记本成为宿哲表达情感的载体,甚至为了准确表达艺术家自我情感的精神状态,把艺术家本人置于“被观者”的角色,迷茫、困惑、空虚、激情、浪漫、梦想等各种情绪跃然画面。在宿哲创作的部分作品中,刺眼的光线使画面产生鲜明的光影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阳光、健康、明快的同时,炙热的阳光通过静穆的画面直透人心对青春的迷恋,或许这种矛盾复杂的情绪就是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自我青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