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清茶、古琴、典籍,是廖星君休闲时的三件宝。作画之余,他的大部分时间喜欢用来阅读。在他看来,古典文学对于中国画来说,就是灵魂。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后的几年,廖星君跟随当代书画名家卢禹舜先生研修中国画创作,并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
不同于当代画坛的泥古与前卫两派,廖星君的作品,在对古雅的追求中有着当代人对笔墨意境的深入理解。
回望传统
尽管高古和诗意是廖星君致力追求的绘画境界,但他并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守望者。淡雅的墨彩之中,既有传统深厚的底蕴,也有新颖的时代气息。
作为一个传统的继承者,廖星君更加相信画外之功的重要性。“文学修养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至关重要。画是诗,我的画就是要表达诗境。”廖星君对记者说,他要用笔墨将古典文学中的诗情转换成画意图像,这需要有精纯的笔墨语言和技法。
廖星君正是用当代的笔墨语言,诠释了他对古典意境的理解。他十分注重笔墨的文学性,把文学作为绘画之外主攻的重点,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的艺术,缺乏的是底蕴。而用笔墨技法准确地诠释古典文脉,是十分不容易的。”在淡而不简的笔墨中,他一面追求着高古文人的情怀,一面又在当代的现实语境中寻找自己的立足根本。
传统存在于当代人的血脉之中,无论是从事前卫艺术还是从事传统绘画,艺术家都要在传统中汲取营养。廖星君和记者聊道,传统与当代在他看来并无界限。“有传统的底蕴、时代面貌,才是好的当代作品。”
至高画境
廖星君一方面不断锤炼着笔墨技法,另一方面又执着于古典文学、哲学精神的探寻。
《和光同尘》、《太虚幻境》、《妙法莲华》是他近些年创作的三个主要系列。
《和光同尘》系列是画家在纷繁的现世中,追求“和其光,同其尘”(语出老子《道德经》)与世共沉浮的生存状态写照。超凡的意境和脱俗的笔法,营造出一种禅宗画境。山石、竹林、瑞兽与佛陀,将观者引入到一个仙域佛国或异度空间之中。
《太虚幻境》系列中,画家试图传达出空灵虚幻的高古意境。“这是历朝历代的顶级艺术家都崇尚和想要通过作品诠释的境界。”廖星君说,“元四家”的山水意境,正是他精神上所追随的。
“传统艺术家都有‘红楼情结’。《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为我的画面输送着无限灵感。‘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刚好契合我对于山水幻境的想象,也是我这个系列作品的中心思想。”
《妙法莲华》系列作品题目出自佛经《妙法莲华经》,其内涵同样指向禅宗的空无。作品画面极度柔和淡雅,没有现世纷争嘈杂。画家在创作中引入了传统花鸟的技法,同时也诠释了他对佛学经典的理解。“我想结合一些传统可见的视觉元素,表达一种超然解脫。”廖星君说,“艺术的制高点一定是指向哲学。艺术不是仅仅对于物象、光影的再现,而是精神层面的理解表达,是对于天地万物、人文精神的诠释和体悟。”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是他的绘画追求的至高境界;“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是他用绘画寻找着精神的同行者。
纵观历史,传统的文脉在每个重要历史节点都有自己的继承者,而这些继承者又有各自的面貌和创新。在当代画坛,像廖星君这样坚守传统而又有创新思考的青年显得弥足珍贵。他们是传统文脉的当代继承者,也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