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调查
  • 4:要闻
  • 5:新闻·市场
  • 6:新闻·财富管理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基金管理费下调:不能忽视的竞争策略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澄清公告
  • 银行理财再现月末效应
    预期收益率集体上浮
  • 债基回暖货基稳健
    震荡市配置防御性资产
  •  
    2014年7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基金管理费下调:不能忽视的竞争策略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澄清公告
    银行理财再现月末效应
    预期收益率集体上浮
    债基回暖货基稳健
    震荡市配置防御性资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基回暖货基稳健
    震荡市配置防御性资产
    2014-07-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彭 ○编辑 张亦文

      

      上海证券报金奖理财专区的金奖基金平台为投资者筛选出业绩稳健、 风险控制良好的优秀基金组合,其中,进取型组合近一年收益15.98%,均衡型组合近一年收益2.54%,保守型组合近一年收益3.02%,均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

      今年上半年债市走出慢牛行情,受益于此,债券型基金成为上半年基金业的赚钱主力军。银河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参与统计的498只债券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约为5.38%,成为上半年市场上最赚钱的基金品种,而同期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仅为-3.08%。事实上,除短期业绩之外,债券型基金的长期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据数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中长期纯债基金已经连续10年获得正收益,其中有6年平均收益超过3.30%。

      今年二季度,市场逐渐从年初“股弱债强”的格局转变为“股债双涨”局面。虽然短端利率承压,但各类债券品种均保持净价增长。高配股票和转债的基金二季度表现较强,而高配短期利率债的基金则获得略低收益。以工银双利债券A为例,考虑到权益市场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可转债市场在债底推升和预期先行的影响下震荡回升,同时整体估值较前期低点出现明显提高的市场环境,其在保持组合原有久期和杠杆比例的基础上,将股票仓位由一季度末的1.21%提升至二季度末的11.91%,同时大手增持可转债至31.09%。报告期内工银双利债券A净值上涨4.08%,在同期可比基金中位居前列。

      在定向宽松等政策的影响下,市场流动性告别2013年下半年的趋紧状态,整体保持中性偏松,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也从去年年末的近6%逐步回落至目前4%左右水平。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6月30日,参与统计的138只货币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3480%在此新常态下,优选适合自己的货基变得越发重要。一般而言,货币基金投资短期债券对于其收益的提高功不可没,面对货币基金的高流动性,基金经理对债券的选择、期限的配置至关重要。譬如运作期超过十年的老牌劲旅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经理刘朝阳在对市场环境和资金面的判断上,往往会快人一步。为应对6月底的规模波动冲击,其安排了大量资金集中在6月到期。同时更加注重短融和逆回购类的资产配置,从而充分利用其利率水平相较于同业存款的明显优势。据数据统计,年初至今,南方现金增利以3.08%的净值涨幅稳居同类基金前十位。

      总体而言,货币基金收益下降属于合理回落,也让其回归流动性管理及余额理财工具的本位,投资者应在投资组合中适当配置。虽然货币基金收益率难以达到去年下半年时的高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持有债券息差收益会更为稳定。而债券市场的慢牛行情,也会给货币基金的运作带来更多的交易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