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提供了有多种选择的盈利模式
□桂浩明
今年以来的新股发行已进入到第三轮了,从二级市场的反应来看,扩容对行情的冲击呈现出逐渐递减乃至基本消除的态势,投资者也从一度的高度恐惧转变为如今的坦然接受。特别是7月的新股发行,大盘非但没有受到什么不利影响,相反还顺势展开了一轮幅度较大反弹行情。股市冲破了持续在2000点上下僵持的局面,这轮行情的演变应该说符合市场各方的愿望,而这轮行情的生成过程,也有不少值得人们回味之处。
发行新股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即便以目前沪深股市的规模而论,客观上每年接受上百家新股发行,也并非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实际情况是在相当一段时间中,投资者对于新股发行极为敏感。尽管舆论一直在正面引导,预披露不等于新股马上就要发行,排队过会的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不等于今年的上市规模。可是很多投资人还是宁愿相信市场扩容压力过大,这个“堰塞湖”一旦放水,二级市场根本顶不住。于是,也就形成了闻新股色变的心理定势,只要有新股发行,原本走得还不错的行情,也就立马变脸。在这里,既有投资者的认识问题,也存在大家对市场扩容缺乏稳定预期的问题。而现在来看,管理层对此显然已有了很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了应对措施,譬如事先框定了年度新股发行的大致规模,并且以每月集中一次发行的方式予以落实。
今年这样两轮新股发行下来,在投资者心中就有了一种新的预期:虽然市场扩容无法避免,但至少新股发行节奏还是受到控制的,并且处于相对可以承受的状态。另外,对于新股发行价以及老股转让的调控措施,也让大家感觉到新股的发行价与发行额度实际上已经处于被严格控制的状态,不至于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特别是7月这一轮新股发行,由于投资者已经熟悉了新的发行规则,没有再因为网下申购也需支付全额保证金而导致现金的突发性紧张,并且由于提前明确了发行时间,申购者也有条件早做准备。这样一来,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面的扰动也就受到有效的抑制,发行本身因为具备了常规化的特点,使投资者有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新股发行预期。而预期稳定的最大好处,一是消除了市场随时可能引爆的恐慌情绪,二是在资金安排上能够有更充分的准备,不至于临时冒出缺口,其结果就是既确保了新股的顺利发行,也使得行情有个平稳运行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还在于,沪深股市目前的新股发行体制,尽管市场上也仍然有些不同看法,但事实上已提供了一种较为现实的盈利模式,保守的投资者可以抓住新股发行时市场利率的上涨,通过拆出资金获利,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大胆申购新股,一旦中签,收益也颇为可观。而激进的投资者则在新股上市时会大胆操作一番,只要不过度追高的话,也存在获取收益的机会。这样一来,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都能在改革后的新股发行机制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操作模式,获取相应的收益。于是,对他们来说,发行新股就不再是令人担心的事情,而是一个不错的赚钱机会。市场对于新股发行自然就能够接受了。
当然,现在的新股发行制度也还存在不少值得讨论的地方。但由于相关设计相对合理,再加上在实施过程中能让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所以对二级市场来说,新股发行就不再是所谓的利空因素,相反还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效应。如果能以现在这样的新股发行模式不断改进、推进,并且保持基本节奏不变的话,相信二十多年来困扰沪深股市的一个最大不稳定因素——投资者对扩容的担忧也就基本可以解除了,在新股有序发行的同时实现行情的平稳上行,也就终于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买股票从来都是一种风险投资,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能够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那么其风险承受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并且也能具有抗衡风险的准备。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给投资者以稳定的预期是何等重要,这也是消除信息不对称,通过充分揭示信息让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新股发行探索了这么多年,总算摸索到了一种较为合符国情的方式,理该好好总结,并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