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从哈耶克入手理解转型经济的复杂思维
  • 对历史人物抱同情之理解实在不易
  • 披沙录
  •  
    2014年8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从哈耶克入手理解转型经济的复杂思维
    对历史人物抱同情之理解实在不易
    披沙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披沙录
    2014-08-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披沙录

      《昨日之前的世界》

      我们能从传统社会学到什么?

      (美)贾雷德·戴蒙德 著

      廖月娟 译

      中信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曾以风靡全球读书界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荣获1998年普利策奖的贾雷德·戴蒙德,在这本新著中,从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生理学、营养学和演化生物学等角度剖析区域划分、战争冲突、人际关系、养育孩子、对待老人、应对危机、宗教信仰、语言习得、健康膳食九个方面,展现了传统社会最核心的生活方式。在新几内亚部落生活了近50年的戴蒙德认为,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许并不是最好的。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更加先进,那么起码在教育孩子等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更加蒙昧。我们应该追溯那些曾经帮助人类完善自我、建立文明与有序社会的良好根基。戴蒙德并未将传统社会浪漫化,只是想找到最好的实践并与读者分享,让自以为是的现代人不由自主地放下文明的先见和成见,去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天使投资》

      硅谷天使写给投资人与创业者的40年实战经验

      林富元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资本”能不能创造“价值”?价值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人的主观体验?这个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触及了天使投资的本质。本书是林富元先生集近40年天使投资经验凝结而成,精选了他在天使投资领域的众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从投资人和创业者双向解读了什么是天使投资,如何寻找天使投资,如何吸引天使投资,如何寻找投资项目,如何评估投资项目等热门问题。林先生始终不忘提醒大家注意天使投资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从苹果到小米,从谷歌到特斯拉,与天使投资相关的绝不仅是冷冰冰的资本,天使投资人成为天使之前,往往扮演的是创业者的角色,他们深知创业的艰辛和机遇的难得,非常愿意在创业者最困难的爬坡路上推一把。所以,当他们能在这个时代发出声音的时候,赚钱早已是次要的问题了。这一点,对于商业文化沉淀不足,容易急功近利的中国创业与投资环境来说,弥足珍贵。

      《互联网的误读》

      (英)詹姆斯·柯兰

      娜塔莉·芬顿

      德斯·弗里德曼 著

      何道宽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7月出版

      

      如今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已达20亿之众,约占世界人口的30%。有关互联网的海量大众读物和学术著作鼓吹其潜力将从根本上被重新认识,这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被一片唱好时表现尤甚,那时许多论者都对互联网敬畏三分,惊叹有加。虽然今天这种敬畏和惊叹可能已成过去,然而其背后的技术中心主义——相信技术决定结果——却阴魂不散,与之伴生的则是对互联网的误读——不能将其置于社会经济政治语境中去理解。本书从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三位作者对互联网改变社会的潜能深表怀疑,引导我们洞穿围绕着互联网社会地位的诸多相互矛盾的看法,多侧面分析互联网改变社会的潜能,思考在走向未来的路上我们有何选择,号召人们以实际行动给未来的互联网嵌入公共价值。

      《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

      诞生记》

      樊希安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年8月出版

      

      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北京三联书店决定在原三联韬奋书店基础上创建24小时书店,为京城读者打造一处“深夜书房”。在传统书店受到新兴阅读模式的冲击而日渐式微的大环境下,此举引发了营造书香社会、提高国民阅读品质的广泛共鸣与期盼,以至于在全国多个大城市卷起了一阵创办24小时书店的“旋风”。据不完全统计,网上可搜到的有关北京24小时书店的消息有66.4万条,关于三联书店的消息可搜到1440多万条,大大扩张了三联书店品牌的影响力。而深夜书房营业三个月来也有了盈利。为回应社会各方的支持,店方决定在24小时书店创建一百天之际编本书作为回馈。但本书不仅有“立此存照”、作为纪念的意思,编者更想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鞭策三联人把这盏引导阅读的明灯长久地点亮下去,把不打烊书店打造成城市的精神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