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喜忧参半的本土运动品牌
  • 上半年我国能耗降幅
    创六年来之最
  • 长三角小微企业
    呈现“微景气”状态
  • 港股通基本交易规则
  • 海外需求进入旺季
    草甘膦市场迎来复苏
  •  
    2014年8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喜忧参半的本土运动品牌
    上半年我国能耗降幅
    创六年来之最
    长三角小微企业
    呈现“微景气”状态
    港股通基本交易规则
    海外需求进入旺季
    草甘膦市场迎来复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喜忧参半的本土运动品牌
    2014-08-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本土运动品牌几乎全行业陷入业绩下滑颓势的背景下,李宁、匹克、贵人鸟等一批公司相继发布了各自的半年报;这些公司的业绩喜忧参半。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各个运动品牌经营状况来看,整个行业的复苏还为时尚早

      ⊙记者 王莉雯 ○编辑 阮奇

      

      匹克体育昨日午间晒出中期业绩,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额12.91亿元,同比增长10.07%;实现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4.59%。

      公司表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于2014年上半年扭转了过去两年的下行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结构调整,体育用品行业的集中度出现提升,将有利于现存品牌市场份额的增长。鉴于此,公司对体育用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表示乐观。

      对于未来发展,匹克表示,公司的业务重心将继续投放在二、三线城市,仍将专注于篮球、跑步及网球运动,但公司将继续拓展业务范围,扩大目前的产品系列,例如户外产品及童装。

      另一家户外运动品牌探路者也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将达6.22亿元,同比增长约21%;净利润预计达1.23亿元,同比增长约27%。

      对于业绩的增长,探路者表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启动互联网转型的“商品+服务”战略,更加注重O2O线上线下资源的互动整合等,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净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

      但有人欢喜也有人忧。对曾是国内体育用品风向标的李宁而言,公司尚未摆脱连续亏损的颓废之势。同在昨日,李宁发布中期业绩报告,由于新品零售额上升及公司自营零售店铺网络的扩张,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1.37亿元,同比增长8.0%;但亏损达到5.86亿元,高于2013年全年亏损额。

      具体来看,在品牌和产品种类方面,公司核心品牌李宁牌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85.2%,达26.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8%。但大量的存货、呆账拨备和人力成本仍拖累了李宁的业绩。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李宁存货较去年末的9.42亿元增加至目前的10.89亿元;累计计提的呆账拨备金额为6.83亿元,较去年年底的5.91亿元有所增加;而在人力成本上,上半年李宁共有3834名雇员,比2013年底的3592名新增242名。

      同样遭遇业绩下滑的,还有今年刚刚上市的贵人鸟。今年1至6月,贵人鸟营收9.95亿元,同比下滑19.04%;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滑5.77%。对于业绩的下滑,公司表示,因公司主要定位于三四线城市和运动休闲领域,相比同行业其他公司来说行业周期的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公司坦言,受到内需疲软、行业低迷、店面运营成本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零售终端仍面临着一定的库存压力和运营压力。

      资料显示,过去十年是体育用品行业的黄金十年,这期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保持了每年30%至50%的高速增长。快速膨胀的中国市场成就了安踏、李宁、匹克、鸿星尔克、361度、特步等一批本土的运动用品品牌。然而,从2011年开始,体育用品行业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全行业集体陷入了业绩下滑、清理高库存、持续关店的恶性循环中,李宁、安踏、匹克、361度、特步等体育运动品牌总体的关店数至少超过3000家。

      有行业研究人士认为,国内运动品牌行业回暖尚需时日,从行业风向标李宁半年报情况看,2014年中国的体育用品产业似乎仍难摆脱颓势。但也有市场人士预判,从市场订单情况上看,2013年下半年起,运动品牌已开始止跌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