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借道RQFII ETF及其衍生产品 外资加大杠杆投资A股
  • 黄金国际板
    初定9月26日启动交易
  • 场外投资者跑步入场 A股开户数创四个月新高
  • 保险“新国十条”将不断加大险资投入A股规模 2020年入市险资或超5万亿
  • 大盘可能真的要向上突破了
  • 大商所8月合约
    首次启用“三步交割法”
  • 机构两融通道正在打通 A股或迎更多场外资金
  • 期债或回归资金推动
  • 石油钢铁护盘 沪指顽强新高 部分券商担心反弹或近尾声
  •  
    2014年8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借道RQFII ETF及其衍生产品 外资加大杠杆投资A股
    黄金国际板
    初定9月26日启动交易
    场外投资者跑步入场 A股开户数创四个月新高
    保险“新国十条”将不断加大险资投入A股规模 2020年入市险资或超5万亿
    大盘可能真的要向上突破了
    大商所8月合约
    首次启用“三步交割法”
    机构两融通道正在打通 A股或迎更多场外资金
    期债或回归资金推动
    石油钢铁护盘 沪指顽强新高 部分券商担心反弹或近尾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险“新国十条”将不断加大险资投入A股规模 2020年入市险资或超5万亿
    2014-08-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近日出炉的保险“新国十条”,除对保险行业本身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之外,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隐形红利”,即在使保险行业资产规模逐步增加的同时,也将为A股带来更多资金增量。

      保费增速回暖带动行业资产规模日渐攀升。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约为9.37万亿元,逼近10万亿大关。硬币的另一面是,目前保险(主要是人身险)行业的产品结构仍以短期为主、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业资产留存和累积速度,从而间接影响了保险资金入市规模。来自主流保险机构的反馈显示,近年来由于A股不振,保险资金的权益仓位区间大致在10%(上限为30%)上下。以此大致估算出,保险资金直接和间接投入A股的资金,大致在1万亿左右。1万亿,相当于4%左右的A股总市值,对于被市场奉为“机构投资者主力军”的保险资金而言,这个占比并不算高。

      不过,这样的局面有望在未来被打破。按照保险“新国十条”的目标,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要从2013年的3.3%提高至2020年的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要从2013年的1265.7元/人提高至2020年的3500元/人。目前保险行业年保费规模大致在2万亿左右,考虑到GDP的增长,以及保险行业的增长潜力,业内人士预计,保险行业年保费规模有望在2020年达到5万亿左右。

      在人保财险精算总监陈东辉看来,更为重要的是,保险“新国十条”实施后,在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下,加上“偿二代”标准的引导,长期型保险产品将成为业内主推产品,进一步有助于拉长保险行业产品的平均期限。

      “保险期限的拉长和负债久期的延长,意味着每年同样的保费收入,保险业资产留存量更大,行业累计资产与保费规模的倍数更高。”陈东辉分析说,假设保险行业产品的平均期限提高至10年,那么较长期限的产品结构经营达到平稳状态之后,5万亿的行业年保费大致对应的行业总资产可能达到50万亿。“这一时间点的出现预计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

      保险“新国十条”的主旨是拓宽保险业发展的空间,提高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而大量保费的增加最终将转化为资产的积累,保险业资产留存和累积速度的加快,则意味着保险机构对权益类资产配置的需求就会相应增加,保险资金投入A股的规模,也将从目前的1万亿基数上快速增长,甚至倍增。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A股逐步回归理性,预期保险业投入A股的占比可能会从目前的10%逐步提高至15%、甚至20%以上,那么保险资金投入股市的规模就将达到7万亿至10万亿,甚至更多。这样的局面形成后,保险行业将有望成为稳定A股市场的中坚力量,并将长期推动股市稳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