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可复制推广(上接A1版)
一批自贸区金改创新经验
已可复制推广
(上接A1版)
搭建国际金融交易平台。随着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顺利构建,自贸区内资本市场的建设也正在逐步落地。搭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可以为区内企业直接融资提供相关服务,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资产转让服务,为外资企业境内投资提供风险对冲工具,为境内企业和个人开展海外投资提供交易支持,为境内证券经营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提供平台,是资本市场开放的重大举措。
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资本市场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实施细则出台,积极推动证券、保险等非银行机构以自由贸易账户为依托开展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积极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积极推动境外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进入上海证券及期货市场投资。
自贸区业务促进银行业转型发展
金融服务的功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入驻和金融业务的开展。金融创新的主体开始呈现多元化,不仅包括商业银行,还有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各类型机构参与到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来。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扩宽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与增强服务能力构想后,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三会均积极响应,也于同月29日分别出台了相应政策细则。这也大力集聚了一批金融类机构,截至6月底,区内新增的持牌金融机构70家,其中中资银行分行14家,外资银行支行23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11家,证券期货公募基金等证监会审批的金融机构再投资项目1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家,第三方支付机构1家,交易平台2家。
自贸区的业务开展正在促进银行业的转型发展,借助自贸区这一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金融环境,将中资银行的品牌输出到国际市场,共同服务在境内注册和海外开户的企业。
宏观审慎监管体制突出强化风险可控
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首要前提是风险可控。值得注意的是,“金融30条”明确指出区内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央行可根据形势判断,加强对自贸区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的管制;此外,对人民币境外借款方面也利用了一系列宏观审慎政策参数这种全新的调控手段。
央行特别关注宏观审慎监管引发的风险,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2010年来,利用宏观审慎政策来维持金融稳定的观念得到了国际领域的广泛认同,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逆周期宏观审慎制度框架”,并重点运用于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监管过程。以宏观审慎替代传统数量型监管是否确实有效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宏观审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宏观审慎监管的重点应放在对系统风险的预警上并构筑外部冲击的“防火墙”,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保障相机抉择制度的透明度、责任心和前瞻性,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协调配合、互为补充的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手段。我国在2013年建立了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职责之一是“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协调”,一行三会等监管机构必须重视、协调各自在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中的作用,提高系统性风险监管效能。一个可取的办法是直接构建一个金融业公会或者管理委员会之类的体系,明确协调机制,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此外,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构建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如托宾税等方法也应该列入研究内容。
(作者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