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信息披露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收获“银十”
  • 政策偏暖 向上趋势延续
  • 选股比择时更重要
  • 10月或是风险偏好拐点
  •  
    2014年10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研究·市场
    收获“银十”
    政策偏暖 向上趋势延续
    选股比择时更重要
    10月或是风险偏好拐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收获“银十”
    2014-10-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收获“银十”

      ⊙兴业证券研究所

      

      一、再谈本轮行情驱动因素

      1、7月下旬市场启动之时,核心矛盾是经济阶段性改善后的补涨行情

      2014年3-7月中旬,A股表现为2000-2100点小区间无趋势波动走势。市场仄逼在这一小区间的因素来自于两方面:下行力量来自于基本面上经济下行,信用风险不断暴露;向上力量是政府通过定向降息、降准、财政手段等结构性放松,快速出手稳定增长。基本面向下和政策面的对冲是市场没有崩盘、但也无法上涨的核心矛盾。

      到了7月24日,汇丰7月PMI预览值公布为52,严重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压制市场的经济下行风险阶段性退潮,市场快速反弹。但是对于这一阶段性的反弹,市场核心逻辑仍然是在政策和经济的分析框架之内。由于2010年以来,在政府稳增长政策扶助下的经济反弹并非第一次,因此反弹合乎情理,但也高不了,投资者认为市场仍然是一个存量资金的博弈反弹行情。如果观察融资融券数据就可以清晰地看到,7月市场融资融券盘净增量极为有限,且在市场7月25日、28日连续大涨之时,单日净融资额都是负值代表资金流出,显示市场仍然是以经济阶段性改善作为反弹的核心矛盾。

      2、8月中旬之后市场核心矛盾切换,从经济阶段性改善到改革预期提升风险偏好,存量行情变为增量行情是9月以来市场的核心矛盾

      从8月开始,市场前期的上涨逻辑发生显著转变。8月下旬公布了一系列的不利的经济数据,如突然萎缩的7月信贷、PMI再度下跌,前期看多经济反弹的逻辑被证伪,基于此,一部分投资者高喊反弹已经结束。但我们观察到的现实却是市场人气本身没有任何衰竭,8月整月呈现出大盘搭台、成长唱戏,市场在高位震荡消化前期获利盘,成长股的上涨进一步积蓄人气和上涨力量。市场本身行为已经清晰地告诉投资者,如果此时核心矛盾仍然是前期上涨逻辑(看经济)的话,那么市场应该下跌,但相反的现实正好说明了市场核心矛盾在发生变化。

      考虑到沪港通将要正式启动,且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将在10月下旬召开,无论是政治上的改革还是股市上的制度改革,“改革预期”猛烈提升必然会在舆论和市场上逐渐发酵。因此,下一阶段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改革预期提升市场风险偏好。逻辑主要有:第一,政策层面有意识对于股市舆论的呵护导向;第二,沪港通带来的海外增量资金;第三,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后的增量资金。由于改革本身并不必然和短期EPS直接挂钩,因此,市场驱动因素将来自估值层面的变化,观察指标应该定位在股市流动性层面。

      显然,目前驱动市场的核心矛盾已经不再是经济层面,而是改革预期带来的增量流动性:从海外因素来看,沪港通开通之前,热钱消除两地价差导致的对A股的资产配置。从境内因素来看,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改革预期带来的大类资产配置的资金流向,一个替代的观察指标就是融资融券额在8月份以来显著放量。

      二、10月行情展望:先有冲高丰收之喜悦,后有阶段调整之惊扰

      我们认为,10月份前期改革提升风险偏好,增量资金入场的核心矛盾仍然是主导因素,市场有望继续上行。但是到了10月中后期,随着前期预期的逐渐兑现,市场核心矛盾有望回归经济因素,届时不利的宏观因素以及丰厚的获利盘将会给市场带来下行风险,市场有可能在10月下旬面临调整压力。

      首先,改革预期依然是中长期的正面因素,但是短期而言,对10月行情的效果会边际递减。近期的改革政策以及“四中全会”对10月份前期的惯性向上驱动力更强,中旬之后来自政策面的刺激因素将会逐渐减弱。建议重点观察融资融券情况,以判断前期增量资金是否获利了结及其对行情的反作用力。

      其次,“沪港通”对10月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或也前高后低。9月中旬之后香港恒生指数的下跌使得AH相对溢价已经基本消除,沪港通即使开闸所带来的边际流动性改善或已经有限。

      第三,国庆长假期间政策面可概括为短期偏多,中期有改革阵痛,长期大利好。货币政策保持定力有底线,但财政政策方面,地方财政稳增长力量阶段性面临下行风险。

      ——10月1日,央行房贷利率调整,首套房最低首付30%,利率下限为基准的0.7倍。我们认为当前一定程度上,放松房贷需求能够起到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考虑到地产大周期拐点临近,每一次放松政策都可能是短期脉冲式上涨后的中期卖出机会。

      ——10月2日,国务院出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总体而言这一政策是短空长多,短期之内地方债务融资规模上限确定,平台贷只减不增,地方债存量置换,有可能使得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手段被束缚,导致风险暴露。但长期来看,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硬化,将会有利于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改变当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是破解近几年经济不温不活的重大利好。

      ——10月7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三季度货币政策表述和二季度没有变化,这和我们理解的货币政策保持宽货币但不刺激是一致的。

      第四,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9月数据环比改善不明显。经济好坏并非是不重要的变量,随着市场核心矛盾转变,数据疲弱对于市场的制约将逐渐体现。

      ——9月中采PMI为51.1,和8月持平。其中生产指数为53.6,上升0.4;新订单为52.2,回落0.3。8月汇丰PMI为50.2,低于预览值,也和8月持平。考虑到8月经济快速下降,且2013年同期基数较高,9-10月份经济数据仍然不容乐观。

      ——近段时间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导致经济增速和就业已经脱钩,但事实上我们发现,下行阶段社会民间信用链风险开始释放,就业压力并非如投资者想像得那么轻。

      第五,海外流动性风险在逐渐积累,美国就业市场改善速度明显加快,联储在10月下旬退出QE基本确定,美元走强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风险加剧。

      三、投资策略:收获“银十”

      短期判断10月市场将会惯性冲高,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前期仓位享受 “金九银十”行情。但是到了10月中旬之后,市场情绪开始全面亢奋,用长期逻辑来指导短期投资时需要警惕市场情绪见顶,可以适当逢高获利了结前期涨幅巨大的品种。

      配置上,基于年底前的收益考虑建议投资者加仓大消费行业,继续淘金高景气行业,建议积极型投资者继续围绕并购重组的主线做波段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