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一颗“电动豆子”的生长
  • 小米入股凯立德
    雷军抄近道上车
  •  
    2014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T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 T8版:汽车周刊
    一颗“电动豆子”的生长
    小米入股凯立德
    雷军抄近道上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颗“电动豆子”的生长
    2014-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蒋城先

      ⊙蒋城先

      

      有专家分析认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增程式电动汽车)产销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国外人士普遍看好的却是正规主机厂之外的“第二条路线”——微型电动车。

      2014年,伴随着特斯拉进入中国带来的喧嚣,电动汽车再次成为社会和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38522辆,销售38163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747辆和22258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775辆和15905辆。

      虽然与1-9月我国汽车产销1722.59万辆和1700.09万辆相比,这个数据仍显微不足道,却已是中国新能源车的历史最好成绩。必须指出的是,中汽协的口径是不包含康迪、众泰等的微型电动车的,否则整体数据将翻不止一倍。

      两年前的夏天,新大洋集团公司总裁、靠电机打出一片天下的鲍文光,意气风发地推出了一款名叫“知豆”的“微行电动车”。

      当时,还没“发明”出微型电动车这个idea,大家常提的还是“低速电动车”,正被“老年代步车”、“电动助力车”这样极LOW的标签紧紧套牢,各地方政府还“四处喊打”,几无翻身之地。

      所谓“知豆-微行”,鲍文光解释说:“我们这款小车,它的‘身材’非常精致灵活,就像‘豆子——黄豆、绿豆、红豆’一样,可以在大街小巷中滚来滚去、穿梭自如。”

      在电动汽车“国家队”形势并不乐观的2012年,新大洋推出了“知豆微行电动车”,其造型与工艺显然远超当时市面上粗糙的“助力车”级产品。实际上,当时的知豆团队,在挑选“对标车型”时,瞄上了也是传统整车企业的产品。

      “我们不应该把这些企业和产品说成是竞争对手——因为市场都还没建立起来,大家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呢?我们更愿意把它们看成是共同培育这个新兴市场的伙伴,有比较才能刺激大家共同进步。”

      但意气风发的鲍文光当时或许没想到,投资6000万元在临沂兴建了生产基地、已获得欧盟E-MARK、CE认证、并能进入意大利等欧美市场的知豆,还是在“准生证”的问题上卡了壳。

      长期以来,微型电动车(低速电动车)的生产企业无法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所以其产品被指为“非法”,于是也就索性在山东、河北等广大二三级以下城镇及农村地区“野蛮生长”。

      而想“不走低端路”的知豆,却发现单凭自己的努力,想要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今年10月9日,素以敢于“放炮”的清华大学电动汽车专家陈全世的一番话,透露出了有关部门的些许真实想法——“中国的低速电动车质量差(不会向卖给外国人那样好好造车)”、“认为低速电动车可以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专家‘有病’”、“我(陈全世)给某公安厅领导建议‘不出事不管,出了事罚死这家企业’”……

      于是,2013年,新大洋找到了在电动汽车道路上处境尴尬的众泰,将知豆挂靠到了众泰牌JNJ7000EVZ下的形式,获批工信部“目录”了,成为首个成功“转正”的民营微型电动车品牌(陆地方舟挂靠江铃的是一款高速电动车)。

      今年1至8月,众泰-知豆E20自今年上市以来市场表现良好,累计销量已达2821辆,这是众泰4年多来做电动汽车都没实现的销量,也促使众泰向低价微型电动车领域转型(云100)。

      而“借牌上市”的知豆,同样有了更多的可能,就在本月13日,双林股份午间发布公告表示,将以自有资金并以可转债方式向新大洋电动车投资5000万元。新大洋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知豆电动车的运营及业务扩展。

      然而,其他绝大多数微型电动车生产企业不太可能复制“众泰-知豆模式”(否则早就这么干了),一方面有资质的整车厂不屑于与“山寨厂”合作、或自己就有微型/低速电动车布局(如奇瑞);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普遍对主机厂“想吞并小企业的技术”心存芥蒂,更难牵手大厂。于是,在山东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微型电动车走出了另一条出路。

      10月9日上午,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在济南公布了首批小型电动车准入企业名单,时风、唐骏欧铃等九家入选。这是今年6月份山东小型电动车行业标准发布以来,首次产生符合准入条件的车企名单。

      这九家企业分别为: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汽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山东力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梅拉德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山东梅亿邦赛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顺达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九家企业均为山东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

      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山东省低速电动车企已超过100家,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殷成良就曾指出:“山东要想获得中央政策认可低速电动汽车,首先应该将现有的几十家低速车企降到十家甚至五家以内,否则无序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环境休想获得政策标准的认定。”

      为了打破僵局,号称今年要实现20万产销量的山东省终于痛下杀手,在发布“山东省小型电动车行业标准”、“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关于山东省小型电动车实施车辆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系列标准和条件的同时,开展了针对“老年代步车”的“排查整治”工作。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学勤表示,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山东汽车工程学会将按照“山东省小型电动车行业标准”对产品进行达标检查,进一步研究探索加强小型电动车行业自律,保障消费者权益。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严打违规四轮车风暴”期间,与其他厂商路子不同的鲍文光还是坚定地站在了“同行”一边,他告诉记者:“低速电动车企业的投入推广把山东打造成了电动汽车的热土。在行业日渐成熟的情况下,行政的打压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