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降息降准窗口打开
  • 沪深证交所启动券商短期公司债试点
  • 机构间私募报价系统将启动券商短期债业务试点
  • 挂钩资本补充 券商股权激励胎动
  • 油价持续下跌
  • 券商融资逢春
  •  
    2014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降息降准窗口打开
    沪深证交所启动券商短期公司债试点
    机构间私募报价系统将启动券商短期债业务试点
    挂钩资本补充 券商股权激励胎动
    油价持续下跌
    券商融资逢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降息降准窗口打开
    2014-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毛明江

    CPI进入“1”时代 PPI连续31个月负增长

      □通缩风险进一步上升,CPI持续低位运行,为政策调控提供了空间。

      □日前央行开启年内第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不少分析人士视之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始,未来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记者 梁敏 ○编辑 毛明江

      

      今年以来,通胀一直处于温和状态。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刷新了4月份创下的1.8%的年内最低纪录,这一涨幅也是近四年半以来新低。9月PPI同比和环比跌幅双双扩大,且同比连续31个月负增长,通缩风险进一步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新一轮定向调控或加速。近期央行宽松政策持续加码,年内已经连续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未来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而CPI持续低位运行,也为政策调控提供了空间。

      “9月CPI涨幅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减少影响,而四季度翘尾因素仍将处于低位,食品价格也难有明显上升,因此未来CPI同比增速将会低位徘徊。”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上证报记者说。他预计,全年CPI涨幅在2.2%左右,远低于3.5%的预期目标。

      在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看来,明年通胀仍会处于低位,CPI涨幅有望降至2%以下。

      自2010年以来,CPI总涨幅还未曾低于过2%,最低也是近两年的2.6%。不过,可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将持续低位,这将为政策调控提供了空间。

      尤其是PPI同比连续31个月负增长,预示通缩风险在加剧,也进一步给政策施加了压力。

      数据显示,9月PPI同比下跌1.8%,环比下跌0.4%,同比、环比跌幅均呈现进一步加深势头。

      “通缩效应的显现意味着当前经济景气可能比预期的要差,产能过剩的矛盾和需求不足的程度都比预期的要严重,这进一步确认了当前应以稳增长的主要政策基调。”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

      日前央行开启年内第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不少分析人士视之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始,未来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央行7月、9月、10月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正应和了经济放缓的背景。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开始放缓,8月工业生产增速降至6.9%的近六年最低水准,本月初出炉的经济先行指标PMI也未如预期般回升,且市场对下周二即将公布的投资、消费等宏观数据预期并不乐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要求政策持续宽松来稳增长,并为改革保驾护航。

      李慧勇就预计,利率可能会下调25个基点,以更直接更有效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也指出,年内会有一次降息,未来两个季度内可能降准。其分析认为,“降息主要是落实国务院三令五申地降低融资成本,降准则主要是为未来新一轮基建稳增长政策和地方债实施配套。”

      事实上,除了货币政策外,由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也在加速。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召开加快水利建设视频会议,提出将水利作为支持重点纳入财政预算中期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住建部也在昨日召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气会,今年住建部曾多次表态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