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煤价创年内最大周涨幅
    四季度或迎新一轮上涨
  • 农业现代化成粮食安全重要抓手
    规模化效应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 欧美埃博拉疫情严峻
    医疗防护公司独秀美股市场
  •  
    2014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数据·图表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数据·图表
    煤价创年内最大周涨幅
    四季度或迎新一轮上涨
    农业现代化成粮食安全重要抓手
    规模化效应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欧美埃博拉疫情严峻
    医疗防护公司独秀美股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煤价创年内最大周涨幅
    四季度或迎新一轮上涨
    2014-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数据研究部 林奇 编辑 张巘)

      本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大涨8元/吨,最新报收于490元/吨,创下今年单周最大涨幅。近期出台的煤炭新政有望使煤企减负落在实处,煤炭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四季度国内动力煤价格将迎来上涨周期。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创今年单周最大涨幅,主要得益于国庆节后神华大幅上调旗下产品价格15元/吨,随后中煤、同煤相继跟进。此次上涨幅度小于神华调价幅度说明部分中小煤企还未能及时跟进,随着季节性用煤旺季的到来,中小煤企有望积极跟进,动力煤价格存在上涨空间。

      财政部决定自今年12月1日起,将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停止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并且取消山西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青海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新疆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发展费。以山西5500K动力煤为例,仅仅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两项将减少企业吨煤成本20-30元/吨,相当于成本的7%-11%左右,目前资源补偿费费率按产品销售收入的1%计征,影响幅度约为25-30元/吨,结合此前山西省暂停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合计降低吨煤成本22%-25%左右,山西煤企负担大幅减少。

      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好于市场预期,清费立税后,煤企税负有望减少。新政下的煤炭资源税税率幅度为2%-10%,以大同煤业为例,目前按从量计征来测算,吨资源税约为3.2元/吨,假设从价计征按最高税率10%测算,吨资源税约为30元左右,增加约为27元/吨,而清费政策合计减少吨煤成本约为60元,由此可见,清费立税后,煤企负担不增反减。

      煤炭进口关税的上调有望改善煤炭供需格局。今年10月15日起,无烟煤、炼焦煤等零进口暂定税率将被取消,分别恢复实施3%至6%不等的最惠国税率。尽管国内煤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跌,但目前国外煤炭价格仍然低于国内价格,内高外低的格局使得国内下游终端客户更愿意引入进口煤。

      外煤需求的回落有助于改善国内煤炭供需结构。市场预计今年国内煤炭产量为38亿吨,加上进口煤3亿吨左右,总供给接近41亿吨,而国内煤炭需求为37亿吨左右,供过于求现象较为严重。煤炭进口关税的调整,将更大程度上抵制部分进口煤,减缓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国内动力煤价格将获得支撑。

      市场预期的扭转将给煤炭股带来投资机会,国企改革有望成为投资主线。近日,河南省国资委确定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等8家企业担负第一批深化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其中平煤股份大股东为平煤神马集团,大有能源隶属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此外,国电集团曾表示要把“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作为深化改革的要点,平庄能源属于国电系旗下。露天煤业背靠中电投旗下,国企改革以及内蒙区域发展政策的预期升温。

      (本报数据研究部 林奇 编辑 张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