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低调者王颢
  • 快问快答
  •  
    2014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人物
    低调者王颢
    快问快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低调者王颢
    2014-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孙忠

    一位果敢开放的跨界资管人

      几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绝少接受媒体访问;曾是基金业最年轻的总裁,在大成十余年的公募生涯留下不少传说;如今被人保挖角,坐镇国企色彩浓郁的资管公司,人们对其仍知之甚少。他是谁?

      他很低调,低调到在互联网上甚至搜不到一张照片。

      他很凶猛,凶猛到新官上任就无所畏惧、誓言“动刀”。

      他就是王颢。在大成基金一干12年,放眼人才流动频繁的公募行业,这份执着实属少见。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位站在市场化资产管理机构最前沿的弄潮儿,会在今年毅然作出人生中一次重大选择:转投人保资管。

      有人投来艳羡的目光,说王颢找到了一个提前“养老”的好去处——没有了公开的(公募)业绩排名压力,只要保证(保险)资产负债表“好看”,工作压力想必应该小很多。

      王颢失笑了。他说,人保是请他来“动手术”的,压力只会大、不会小。保险资管也不会为他个人的职业“保险”。

      其实,从大成到人保,人们对这位神秘的跨界资管人的好奇、猜测与疑惑,从未减少。不过,当记者真的与王颢面对面聊上了,倒也发现了他侃侃而谈、知无不言的另一面。

      ⊙记者 黄蕾 ○编辑 孙忠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王颢为人低调:一来鲜有接受媒体访谈,二来很少出席各类论坛活动。这在充斥着“时刻营销自己”氛围的投资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若论创新改革,王颢绝对是说一不二,身体力行。年初任职人保资管,初来乍到,不惧人言,倾力革新。

      眼看政策藩篱被一一击破,资产管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一直以来丰衣足食的保险资管机构可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如果还故步自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将来与基金、券商、信托等同业肉搏时,谈何竞争、何以取胜。此时,从公募挖角,请来王颢坐镇,人保资管显然已深谙创新改革之迫切性。

      一直视创新为灵魂的王颢,对这两个字确有一番独到的诠释。他说:创新是生产力,因此不该是曲高和寡、不可替代,能够被有效复制,这才是创新的意义所在。

      如今,这位四十出头、掌管着数千亿资产的当家人,设定了“3年管理资产规模翻一番”的时间表。至于结果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被挖角的前因后果

      在公募业深耕十数年,王颢的经历为业内周知,但其人一直保持着一份神秘与低调。

      采访王颢,对于记者来说也成了一件颇费周折的事。除了因为他工作繁忙、多地奔波,更主要的是,他不善于“营销自己”。在他看来,曝光在镁光灯下挣眼球,还不如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

      2002年加盟大成基金,仅仅6年后,37岁的王颢接棒大成总经理,成为彼时中国基金业最年轻的管理者。

      2014年初,王颢辞别大成、赶赴新东家,就任人保资管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裁,成为公募转投保险的又一典型代表。

      在公募的这12年,对他的做事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金公司直接面向公众,因此市场参与度较高,在对市场的关注度、交易机会的把握上,也走在前面。”

      而论及制度及产品创新,王颢在资管界也是超前的佼佼者。

      想必这也是他被人保挖角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企背景的体制下,加上一直以来对“保险资管机构就是打理集团内部资产”的传统定位,人保资管的优劣势都很明显:综合性实力明显,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内部“供给”源源不断;但论专业性、精细化及市场化程度,尚与券商、基金、信托等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已经步入财富管理时代,完全依赖打理集团内部资金,既吃不饱也吃不好。”王颢说,“一方面,受行业增速放缓影响,集团旗下保险业务增速也相应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在集团内部的委托模式下,我们不可能拿到市场化的费率水平。”

      所以,在王颢看来,第三方业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产品化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摘掉‘保险’这个帽子,真正转型成为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的一大标志。通过产品去改变目前对集团资金单纯的依赖性,同时改善我们的费率结构,对提高盈利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当然,开拓第三方业务,不是简单地增加人手、开发产品,是一个涉及业绩端、销售端、产品端、研发端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核心点在于创新。“保险资管公司过去的拳头产品是债权计划,虽然市场尚有一定需求,但目前已经处于一个饱和状态,且同质化竞争加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纯粹在比收益率。”王颢说。

      在一次和券商的交流中,王颢敏锐地发现了一个与券商两融业务不错的合作机会,于是组织开发了一款“两融收益权转让的资管产品”,连发了五期,获超额配售,期限在半年至一年半,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5%至6.5%之间,与近年来市场上大量销售的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相匹配,对于这款跨界产品,监管部门认为具有创新意义,很快就有其他的保险资管同行也开始发行同类型产品。

      王颢却对此乐见其成。对于创新,他的理解是:创新是生产力,因此不该是曲高和寡、不可替代的。他衡量创新的意义是,能够被有效复制的,能产生聚集效应的。通俗地讲,叫好不算,还得叫座。

      “如果很快就被复制,不担心别人能很快追上吗?”记者问。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记者来之前,王颢刚刚结束和其兄弟公司人保健康险首席投资官的会谈。“他们希望我们能提供在收益预期和期限设计上,能够满足他们客户需求的产品,来驱动他们前端的负债业务。”这也是王颢认为的创新的宗旨。

      放豪言的底气与勇气

      在全口径统计下,人保资管的管理资金规模已接近6000亿,其中第三方业务占到了15%。

      王颢来了之后,设下了三年“管理资产规模翻一番”的时间表。显然,单靠打理集团内部资产,这个愿景是很难实现的。换句话说,还是得靠第三方业务。“我们要努力地把自己定位为财富管理机构,而不是单纯的保险类或只为机构服务的资产管理机构。”

      这也是人保资管一直在争取公募基金牌照的初衷。和其他保险同业专门设立一家基金公司的方式所不同,人保资管坚持以“事业部”形式,开展公募业务资质申请筹备工作。

      但由于一直未有实质消息传来,有媒体爆出“人保资管打算改成设立基金公司”。不过,王颢明确表示,并未放弃“事业部”形式,目前还在与监管部门进行积极沟通。

      王颢并不讳言保险资管在涉足公募上的短板:在产品设计、人才储备、激励机制、投资能力、业绩记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他坦言,即使未来涉足公募,也会另辟他径,不会马上与现有公募基金同质化肉搏。“在公募领域,我们可能还是会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毕竟我们在这个领域市场参与度较高、拥有一定的市场定价权,同时在人才储备、过往业绩记录等方面优势明显。比如,下一步如果推出ETF期权,我们正在探索开发一个组合套利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一旦涉足公募基金,“市场化”便是一个很难逃避的问题。这也是王颢上任之后,干得最多的事情。

      “我来了之后,除了全力推动第三方业务之外,主要还在加强市场化方面做了几件事情。”对年初上任以来的工作,王颢娓娓道来。

      一是狠抓风险防范,强调合规永远是第一位。他在内部反复宣导:越是小概率事件,就越容易引发大的金融风险;风险防范是发展的前提,合规了不一定没有风险,但是不合规就是最大风险。

      二是确立“市场化引领下的专业化发展”思路,在投资管理模式上做了较大调整。

      比如,在权益类投资板块,分为灵活资产和待盘活资产这两类组合,采用投资经理负责制。对于灵活类资产,在实现绝对收益基础之上,再与公募相对业绩进行比较,鼓励投资经理多劳多得;对于待盘活资产,由于存在结构调整的困难,因此把减少亏损和净值增长率作为投资经理的考核基准。

      王颢将此比喻为“赛马机制”。该机制还会被植入至公司其他业务板块。

      三是强化市场化意识,建立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如组建金融市场事业部,引入MD职级体系,强化团队竞争观念。

      按照以往,在国企,你要加薪提职,主要靠论资排辈,但编制有限,晋升通道较狭窄。譬如在一个部门,只有一正一副两个负责人,作为责任管理岗位,这两个位子没有空余,你干得再好,也只能在高级经理等非管理岗位徘徊。

      所以,如何保证员工获得确定的上升通道就成了一个问题。“我们想引入MD制度,希望能够改变国企的用人机制,实现市场化的激励制度,以解决员工晋升难这个问题。”

      王颢口中的MD制度是种外来文化,在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中较为盛行,近年来被国内一些券商所引进。这种模式设计的初衷,主要用于评价及体现能力差异,与固定薪酬关联。

      引进MD制度后,员工的管理序列和技术序列将并行发展,这使薪酬水平不按行政级别而是按业务水平划分,行政级别较低的专业人才如果在业务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其薪酬水平完全可以超过行政级别较高的人。

      “经过几轮讨论,近期将在市场板块开始实施MD制度,明年正式纳入考核。”王颢说,今后将根据数据说话,比如:你管理的资金规模、为公司创造的利润及对公司的整体贡献比。真正体现创造价值、分享价值。“不像过去,干好干不好可能都一样。”

      谈及市场化,保险资管行业内部一直存在这样的理解,认为市场化就是“薪酬对接市场”,言下之意就是涨工资。

      “这是片面的理解。”王颢说,市场化即意味着约束与激励并重。“保险资管目前也是立足于证券投资的一个行业,也应按照贴近市场的标准来对保险资管人进行激励,但在约束这个方面,过去重视得不够,普遍缺乏市场对标、能上能下的自我约束。”

      破瓶颈的头脑风暴

      自主研究能力相对薄弱,是资管行业的一个瓶颈问题。

      王颢对此深有体会,“研究部常被当作是投资部的一个附属部门,研究人员片面地认为:我只要把投资经理服务好,就是对我能力的肯定。”

      对于研究部门存在的价值,王颢简单而直接:研究部门要保持主动性、独立性,要真正形成“研究驱动投资”,而不是“投资驱动研究”。

      “这点我在基金公司时就深有感触。研究部门如果没有话语权,甚至不能去引导投资的话,就会存在以下两大风险:投资业绩风险和道德风险。”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摆在王颢案头一个重要工作是如何整合研究力量,强化宏观研究对行业研究的指导作用。目前,人保资管的研究部门有两个,一个是保险与投资研究所,一个是证券研究部。

      除此之外,持续改善创新基因,仍是主旋律。上个月,人保资管特设了一个创新产品实验室。王颢希望借此加大与券商、信托、基金等同业机构的合作力度,特别是在金融工具、券商结构性产品等方面形成对接。“这不是一个职能部门,而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部门,是以固定收益为主、跨部门的一个机构,为我们金融市场部在产品设计、投资布局等方面提供更多思考的方向。”

      创建这个实验室的灵感,来自于王颢早前去上交所的一次交流。上交所下设了一个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室,当相关负责人谈到一些产品的设计理念时,王颢感触颇深。

      “他们研究的东西,我们甚至压根都没想到过,更谈不上把它变成产品了。我们整天谈创新,无非是在制度及法规上寻找突破点,但这些创新的含金量其实并不高。”这次交流,为王颢的创新理念打开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