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状况与经济增速的背离,是中国经济的就业“新常态”,可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业“新常态”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互为因果。持续放权放活、减税降费加上一系列给中小企业“松绑”和“解渴”的定向举措,大大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推进器”和“容纳器”作用,而就业“新常态”也收缩了经济下行区间底线,为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赢得了空间和时间。可以预估, “促改革”和“调结构”力度还会进一步增强。
□宣 宇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周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同比多增16万,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在安全边际内并略有下降。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1至9月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同比增长13%,其中3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新登记注册企业更有“井喷式”增长,带动超千万就业。
就业和中小企业的活力与整体经济的持续下行压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就业状况与经济增速的典型背离,恰是中国经济的就业“新常态”,可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以为,眼下深刻理解我国就业的“新常态”,不光有助于增强对创新调控框架的理性认识,更有助于增强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服务好中小微企业的政治自觉。
一年半以来,本届政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今年又推行商事制度等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措施(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等),极大调动了全社会创业兴业热情。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解除对个体、对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充分发挥国人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
当“执政为民”不再是口号,当政府真正怀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通过“自我革命”式努力,向市场真实释放改革红利的时候,现实回报总是巨大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直接收益于放权放活减负政策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至46.7%,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就业“新常态”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互为因果。一方面,持续的放权放活、减税降费加上一系列给中小企业“松绑”和“解渴”的定向举措,大大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推进器”和“容纳器”作用,促成了经济下行态势下就业的持续增长势头;另一方面,就业“新常态”收缩了经济下行区间底线,减弱了短期稳增长压力,为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赢得了空间和时间。
投资是政府短期稳增长的关键“调节器”,但今年来投资数据持续回落,只在二季度末有短暂反弹,表明当前“稳增长”并不是政府的主要目标,这也正是市场刺激政策预期频频落空的原因。据笔者测算,今年1至9月基础设施投资(含电力)合计增长20.9%,比1至8月回落0.7个百分点,持续4个月回落。如果不含电力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2%,则回落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回落0.3个百分点至13.8%,持续3个月回落;房地产投资延续回落态势再降0.7个百分点至12.5%。基础设施投资,因政府可操作的空间较大,往往是短期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中央项目投资和预算内资金拨付近2月有所加快,但力度均“适可而止”,即使必要的投资项目也尽量与“还欠账”、“补短板”、“惠民生”相结合,真正回归经济增长的本质。
正因如此,随着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经济的增长质量在显著提高,压减过剩产能(尤其淘汰落后产能)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齐头并进,“有保有压”并行不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投资和生产增速显著放慢。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碳排放强度下降5%左右,为多年来最大降幅。
近几个月来,政府加强了中西部铁路、棚户区改造、污染防治等制约长期平衡发展的“瓶颈”工程建设,积极增加公共产品供给,通过结构性政策安排加强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这无疑可以有力对冲房地产业的下行压力,但笔者认为,这更多还是创新宏观调控框架的一部分,毕竟,不论在经济“好”还是“不好”,必要的投资都是需要的。现在的关键是要看,一些本该压缩或清理的投资(将产生明显后遗症的重复投资、过剩投资)是否因保经济增长的一时需而被强力推出?
让人欣慰的是,本届政府面对日渐增大的经济增长降速压力能“保持定力”,“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着眼于“深处着力”,“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尽力 “主动作为”,不再出台“强刺激”措施,其中的关键就是通过持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微观放活等“强改革”,优先培育和激发广大中小微企业活力及创业创新积极性,达成预期就业“新常态”,夯实经济合理区间底部,从而进一步创造结构调整升级的空间环境和经济条件,并因此形成正向反馈的良性循环。中小微企业因其现实的特殊任务(吸纳就业以促经济转型调整)和未来创新责任(任何伟大企业都孵化于中小微企业),在本届政府调控框架中担负着基础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本届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框架的基本逻辑:以简政放权“先手棋”和制度建设“连环炮”,厘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政府切实扮演好市场秩序“裁判员”和改革创新“守护者”角色,以培育和激发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活力和创新创造潜能,形成就业“新常态”,为全面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空间和时间,最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若该逻辑正确,那么宏观经济越“不好”,简政放权、微观放活的动力和压力就越大,除非发生不可预测的外部冲击可能击穿经济合理区间底部,否则投资稳增长的力度仍将适可而止。在当前就业目标压力解除的情况下,为维护就业“新常态”,四季度相关改革势必还会进一步加强,而“促改革”和“调结构”的空间还会进一步提升。
由此可以预估,四季度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管理层仍会以维持此前的结构性政策为主,不会整体放松: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对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支持(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货币政策仍将总体稳健,并会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来微调以切实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确保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和较低的融资成本。
(作者系财达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