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私募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一带一路” 战略背后的投资机遇
  • 双十一的隐喻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 “明星基金经理”为何总是留不住?
  •  
    2014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一带一路” 战略背后的投资机遇
    双十一的隐喻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明星基金经理”为何总是留不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带一路” 战略背后的投资机遇
    2014-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周市场上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一带一路”投资话题,此计划的核心战略是将数万亿人民币投向国外,对内消耗过剩产能,对外投资运营。由此,国内港口和高铁公司有望成为对外投资的主体,而建筑公司作为承建主体,引发市场关注;高铁、基建、核电等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报记者 赵明超

      新版刺激计划出台

      所谓“一带一路”,即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该战略,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该计划有助于消除过剩产能,并且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故而备受市场瞩目。

      11月8日,习近平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并且发起成立了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以便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申银万国认为,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将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及货币体系。

      在该计划带来的投资机会中,高铁、核电、工程机械、建筑工程、港口运输被市场看好,其中中国的高铁技术一流但成本较低,在竞争中有明显优势,使得中国的高铁有可能大规模走出去。核电也有望成为紧随高铁之后的第二个出海行业,今年以来,国家高层出访时多次推销中国的高铁和核电,其中10月初,欧盟批准了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建设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核电企业持股约30%至40%,随着核电走出去的逐步发酵,核电板块的估值有望得到不断提升。

      

      公募潜伏相关个股

      从去年秋天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新战略构想,到丝路基金的成立,显示该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对于更加关注国家发展趋势的公募基金来说,已经提前潜伏相关概念股。

      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以及基金公司三季报,在基金十大重仓股中,不乏相关概念股。在基金三季度末重仓股中,三季度选择大幅加仓的有国电南瑞、中国重工等,在中国重工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多只指数基金配置外,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基金新进5700万股;南方基金子公司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公司旗下资产大举配置富时A50指数股。

      对于核电板块来说,三季度公募基金更是选择了大幅加仓,多家涉核上市公司获得十多只基金抱团入驻。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核电概念股市值为61.2亿元,比今年二季度末的27.8亿元大幅上涨一倍以上,除了上述核电板块股价上涨导致基金持仓市值上涨以外,最主要的是基金新进入驻带来的持仓市值增加。

      南方一家基金的基金经理认为,除了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外,核电已经成为继高铁之后另一个出口重磅产品,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高铁和核电外交,将促进核电出口的进一步增加。“我们的调研情况表明,我国在核电制造业方面技术已经很成熟,在国际竞争中有非常好的性价比,以后将和高铁一样,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名片,这给相关核电上市公司以很好的发展机遇。”

      

      私募看好博弈机会

      对于“一带一路”投资主题,部分私募大佬亦表示看好,但是目前来看还是故事行情。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表示,该计划可以激发中期资本故事行情,事件本身会衍生很多化学效应。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仅是基础建设,其他消费品的出口,也会得到带动,激发全球的投资浪潮,推动全球的消费激情,多赢格局由此诞生。“不管这进度如何,资本市场的炒作进度肯定是先行一步的,要把握好的是,抓住内在被激发的中期资本故事行情。”

      上善若水投资总监侯安扬认为,主流机构嗅到了官方进行新一轮经济刺激的味道,市场预期过剩产能要发挥效力,所以才导致资金追捧。

      某私募基金研究机构分析师表示,不少私募都看中重大政策出台后的事件驱动型机会,以上海自贸区出台为例,消息出台后,市场反响强烈,部分个股短时间内大幅飙涨50%以上,从龙虎榜数据推测,就有某知名私募的身影闪现,在市场热情较高的情况下,快进快出的私募善于从中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