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斐
当阿里巴巴以商标的形式宣告了对一个日期的拥有和支配权,1111正式从网友的自娱自乐变成了一个人造购物节。在一个泛商品时代,终于,时间符号也开始流通。
这是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起源典型的草根式网络戏谑,随着公众情绪不断发酵,商业巨头强势介入,将一个陈旧的梗包装成席卷中国的狂欢节。毋庸置疑,双十一在今天是比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更有现实意义的一个节日:它成就于网络段子,被消费赋予了生命力。从此,我们不再仅仅缅怀英雄,追忆传说,21世纪,我们因商品而庆祝,因消耗而兴奋。
在所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最重要的当然是去库存。
欧美小伙伴们有boxing day, 这一天大家都用生命在血拼。尽管这个节日起初和购物一点关系都没有。Boxing day 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当时圣诞节前教堂门口放置捐款箱,圣诞节过后工作人员打开箱子,将募得款项捐给穷人。它曾一度销声匿迹,直到十九世纪才再度风行,英国皇宫贵族及贵妇,习惯将赐予仆人的礼物用盒子包起来,到12月26日那一天送给他们,作为圣诞节前辛勤工作的奖励。再后来的事呢?大家都知道了。生产商们机智地发现与其把牛奶倒到海里,打折促销是个更好的主意,不仅能去库存还能给大家找点乐子。于是,这个有关“给予”和“阶级友谊”的日子变成了“放纵”和“1%与99%”——1%的人在数钱,99%的人在花钱。
中国的消费者很幸福,虽然没有一折的boxing day, 但也很少有国家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的差价能有如此之大。
10年前,淘宝意味着便宜,便宜还是便宜;5年前,淘宝意味着更多,更快,更便宜;现在,这个网站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来概括,正如马云所说,它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今年,淘宝双十一力推的是“海外购”。不难看出,这么多年来,这个购物网站的核心从来都没有变:套利和翻墙——提供你很难买到的东西,提供你很难获取的价格。
的确,电商平台能够大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商品流通,但是淘宝在中国的成功却绝不可能在其他国家复制。在美国,电商由亚马逊和传统零售企业主导。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黑色星期五当天,全美流量前五的网站分别为亚马逊、沃尔玛、百思买、塔吉特(Target)和苹果。除了亚马逊,其余四家公司全部为传统零售企业。
换句话说,美国电商行业是传统行业的自然衍生,遵循同一套游戏规则,并非彼此削弱;而我国的电商自成一体,宛若另一种价格双轨制。可以说,是特殊的中国式信息不对称成就了淘宝式诚信。当没有那么多的墙要绕的时候,谁又需要那么多的梯子呢?
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是,今年的双十一不仅有海淘还有地推。南京路上递过来的街边小广告居然不是上海一日游,而是双十一指南,打开看看不过几家商户的联合促销。这算是回归传统吗?原来有些时候还是撒传单更有效?或是说,这是另一种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