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私募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胡妍妍:从书画专家到拍卖行总裁
  • 不再依赖明星拍品 加强整体可买性
  • 收藏就是时尚 雷诺阿、张大千作品领衔上海艺博会
  •  
    2014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胡妍妍:从书画专家到拍卖行总裁
    不再依赖明星拍品 加强整体可买性
    收藏就是时尚 雷诺阿、张大千作品领衔上海艺博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再依赖明星拍品 加强整体可买性
    2014-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晓红 ○编辑 陈羽

      

      “对嘉德这次到底能拍多少钱?其实我们心里基本上是有数的。”尽管2014秋拍形势严峻,嘉德拍卖总裁胡妍妍却已胸有成竹。她认为嘉德北京秋拍应该是一个稳定的状况,就像嘉德香港,今年的春拍与秋拍两场都拍完了,秋拍的成交额与春拍几乎是一样的,都在3.4亿元上下。

      问:香港秋拍的整个策略是怎么样的?

      答:我们自己做了一点调整,书画部分你可以看到没有什么明星的拍品,我们是有意放一些特色拍品。另外客源丰富是嘉德多年积累的一个优势,我们就找一些首次露面的拍品,就是行里说的“生货”,一般来讲估价偏低,因为它没有反复交易的成本,所以成交率还是蛮好的。另外我们这次在瓷杂方面,多下了一点力气,成交了两、三件比较大的拍品,还找到了在香港非常著名的老收藏家拿出了一批瓷器,都卖得特别好。我们还有一批玉器,也是从香港的一个老藏家那里收来的,价位也合适,品质也很好,这样我们瓷杂方面拍出了历史最好成绩。

      问:这次北京秋拍,会推出哪些重点拍品?

      答:我们在北京的这场秋拍有乾隆的“釉里红葫芦瓶”等几件不错的拍品。瓷杂板块目前讲究的是不断地细分市场。你看现在分出来的有新瓷老瓷、新玉老玉、新紫砂老紫砂,新老鼻烟壶、家具,还有佛像、石头、篆刻、文房等,大致就有十几个项目,从以前的杂项中慢慢开始细分。每一步细分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新的团队,找新的专家,要有更加专业的鉴定能力、估价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今后拍卖行面临的市场竞争的一部分。

      问:今年秋拍嘉德的策略是什么?

      答:可能看不到那些拍场明星,那种千万元以上的超高价的拍品,但是我们整体的可买性变强了,比如说藏家可以看到我们书画里的黄胄、关山月、刘海粟等人相当重要的作品;另外还有很有优势的私人藏家专场如钱昌照的专场,非常有历史非常有故事;还有为晚明的王铎首次做了一个古代书家的专场。其他的各个项目中有古籍的元版书、老照片专场,有做了“7间房”展览的古董家具,有西周的青铜器,等等。所以整体来讲,秋拍我们嘉德还是挺有自信的。

      问:你是古代书画专家,上半年关于《功甫帖》的争论对市场的影响你是怎么看的?

      答:首先,我觉得这个争论挺好的,至少它告诉市场,古代书画是一个魅力无穷的非常有趣的收藏平台,不是一眼能看穿的。第二,你可以发现社会上确实有很多人在努力,非常用心地研究,这是挺值得欣慰的。我们觉得很多人以前根本就不是这个行业的人,甚至不是一个收藏家,但是他也能研究而且研究得非常细致,有板有眼。第三,我认为对于很多想进入这个领域的收藏家来讲,以前真与假理解得过于机械,觉得对于艺术对于文物好像是哪个专家一句话就可以定夺,现在起码让他们知道这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可以有争论,也可以不在这一天就解决问题。谢稚柳先生的鉴定经验对我启发很大,他说:“有些字画可以很明确地判断它的真伪优劣,也有一些会留给后人继续研究,我们不应该匆忙地下结论。”我们对所经手的每一件艺术品都要有一份敬畏之心,应该慎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