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财富管理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日本要在支线客机上
    弯道超车?
  • 人类走近协调共享与缩减发展新形态
  • 法学教授挨了SEC几闷棍
  • 正心诚意:企业家的修身齐家之道
  •  
    2014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日本要在支线客机上
    弯道超车?
    人类走近协调共享与缩减发展新形态
    法学教授挨了SEC几闷棍
    正心诚意:企业家的修身齐家之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正心诚意:企业家的修身齐家之道
    2014-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五十二

      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珠网”般的关系中,产生的“慈悲”善行,是企业家成功的密码,也是投资者寻找成功的标的。所谓慈悲,慈即给予人以幸福快乐,悲即助人祛除痛苦。

      □李国旺

      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等痛苦相伴,“离苦得乐”因此成为投资者人生价值的核心和起点。由于人类以肉体生理形成存在,就得有吃喝玩乐等等生理需求。这些需求的不满足,或满足这种需求过程中消费了有毒有害产品,就会引发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这些需求满足后,人们又会引发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如果没有满足,又会引发新痛苦。由此,人类永远处于为满足需求和获得满足需求后产生新需求的痛苦中。

      为了利用最少的成本、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产出从而减少人类的痛苦,尽量增加人类的快乐指数,现代经济学在进入工业化初期应运而生。经济学,就是关于如何以最少花费获得最大收益的学说。

      佛经上说,“有求皆苦”,古代圣贤提供的离苦得乐的对冲方法是无求乃乐,“无欲则刚”,减少欲望,行善积德,才能离苦得乐。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珠网”般的关系中,产生的“慈悲”善行,是企业家成功的密码,也是投资者寻找成功标的,离苦得乐的路径。所谓慈悲,慈即给予人以幸福快乐,悲即助人祛除痛苦。

      我们不妨以中国资本市场为背景来分析一下善行的正能量。

      一是慈心生仁。无论是人,还是飞禽走兽、昆虫蚁蝼,凡是有生命的动物,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视角,都不应有“杀害”之行为或心念。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平等慈悲对待众生,“仁者爱人”,以仁心为基础经营发展,这才是投资者投资标的选择的前提。

      二是义利节用。义利的反面上偷盗,包括诈骗潜窃、强劫豪夺、偷税漏税、缺斤少两。凡是不与而取,非分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行为。企业家致利须合宜,利己也要利人,利人与利己相统一称作义利。如果人人都行义利,节俭日用,精打细算,奉养父母,抚育子女,在与朋友同事金钱往来以及经贸活动中恪守信用,就不会发生偷盗欺诈瞒骗行为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社会即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与安宁。因此,如果上市公司通过诈骗潜窃、强劫豪夺、偷税漏税、缺斤少两而获得高收益,事实上是一种广义的偷盗行为,不符合道的规范,迟早会“返还”回去,甚至会被强制“退市”。

      三是诚实无欺。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和虚伪的话,上市公司各类信息披露,都不能作欺骗监管者、投资者、消费者的事。信息披露说谎是妄言,通过暗示,蓄意使投资者受骗或者泄露内幕信息,也是妄言。在依法治国、以法治市的大背景下,如果上市公司远离妄言,以诚对待投资者,对消费者童叟无欺,供求各方赢得互相信赖,那以法治市的目标就达成了。

      四是无争是非。不搬弄是非,离间他人,就会减少法律纠纷,有利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市场利益各方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做正直事,和气相待,就少有是非烦恼缠身。

      五是出言慈和。语言文明,不用诸如广告等形式恶言毒语诽谤其他公司,形成正能量比赛的市场游戏,广告就可能不再是“成本”,而会成为相关公司的品牌资产。因此,不做威胁性、欺诈性、虚假性广告,是品牌资产增值的前提。“心正”则言顺,出言慈和的广告,可积德善,为人敬爱,公司的品牌自然而成。正向的人格品牌和良好的口碑,是稀缺资源,可成为溢价的无形资产。

      六是慈心舍施。悭吝之人即使做慈善,也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这种做法如果合法,自也无可厚非,若借“慈善”之名,行贪利之实,则不仅没有功德,甚至可能违法。慈心舍施,以正当的收入,资济贫病孤苦、捐助给社会福利事业,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便是尽企业的社会责任或发扬企业家内在的慈悲心肠。

      七是慈忍积福。“愤恚”指在逆境中憎恶而不能忍受,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勤修慈悲,养成忍辱负重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以对治愤恚,这样可以成就自利利他之大事业。企业处于财务逆境时不怨天尤人,不把责任外推,而是反省困厄之因,修正自身,多行慈悲,更正行为,问题反倒会迎刃而解。

      八是多闻增智。身处逆境,往往是愚痴即缺乏智慧,不明事理,对是非不能辨别,固执邪见,胡作非为而造成的。多学习,明事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添才干,远离邪见,才能明断形势,抓住机会,成就自己,造福社会。企业遇到的困厄,可能是由环境直接造成的,更多则是由企业家内心的原因造成的。化解这些冲突与矛盾,走出困境,先要有真心诚意的内省,所谓修身齐家,这才是企业家行善而成功的法则。 (作者系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