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财富管理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暗战“第二银联”
  • 证监会官员:
    期货公司要转向全能型
  • 深交所基金产品指引
    鼓励市场创新
  • 保险四巨头备战明年“开门红”
  • 宁波摘得
    巨灾保险试点第三单
  • 保监会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
  • 上海拟启动金才工程
  •  
    2014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3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新闻·财富管理
    暗战“第二银联”
    证监会官员:
    期货公司要转向全能型
    深交所基金产品指引
    鼓励市场创新
    保险四巨头备战明年“开门红”
    宁波摘得
    巨灾保险试点第三单
    保监会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
    上海拟启动金才工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拟启动金才工程
    2014-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打造吸引高端金融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

      上海拟启动金才工程

      ⊙记者 颜剑 ○编辑 枫林

      

      在离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点越来越近之时,上海越来越感受到金融人才高地建设的短板。为扭转这一态势,上海市拟启动金才工程,以打造吸引高端金融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

      18日,上海金融人才招聘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已有近200家金融机构注册,首批100家机构发布招聘信息500多条,招聘人数约10000人。该平台是上海市拟实施的“金才工程”的一个具体项目。

      上海市金融党委副书记陈正安在该平台的启动会议上透露,下一步,市金融党委、市金融办将研究实施上海“金才工程”,搭建金融人才招聘服务平台、金融人才指数研发平台、金融人才培养认证平台等专业化服务平台,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金融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环境。

      陈正安在回答上证报记者提问时亦坦承,通过调研发现,高端金融人才引进来之后,“我们的人才发展环境还是存在许多欠缺的地方。”

      他说,“引进的人才到达一定层次后,他们会特别注意到身份问题,比如户籍、国籍。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这实际上牵涉他们家庭的生活、子女读书、购房等问题。”

      陈正安透露,截至目前,全国“绿卡”只发了6000多张,而上海就发了2000多张。“我们调研发现,在上海的海外人才‘绿卡’需求中,仅张江园区在未来五年中就大约需要一万张,”需求与现实差距很大。

      除了身份问题,陈正安认为,在涉及人才的一些法律法规制度方面,上海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法律法规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海目前金融从业人员达到30.86万人,从海外引进的高端金融人才也有130余人。“但我们至今没有对海外引进的金融人才有一个精确统计,也不能精确地统计金融从业人员数据。”陈正安坦言。

      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表已经所剩无几,陈正安坦言,形势紧迫。为此,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已着手研究实施上海金才工程。“近期已开始着手与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梳理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的人才引进政策,以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里就包括户籍、身份等问题。”

      对于从海外集中引进人才的问题,陈正安介绍,18日上线的上海金融人才招聘服务平台已经具备全球招聘的能力,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的功能来实现远程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