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财富管理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海关“守门人”竟沦为“放水人”
  • 人民币离岸市场多中心战略一举数得
  • 无序生长的我国场外市场将往何处去
  • “重商主义”
    在中国的终结
  • 马化腾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电信业?
  •  
    2014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海关“守门人”竟沦为“放水人”
    人民币离岸市场多中心战略一举数得
    无序生长的我国场外市场将往何处去
    “重商主义”
    在中国的终结
    马化腾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电信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马化腾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电信业?
    2014-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谭浩俊

      

      马云曾经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不仅激怒了银行,让许多银行高管为之愤愤不平,称马云没这个本事。不过银行到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余额宝的推出,彻底让银行低下了一直高昂的头,不得不放下身段,也推出许多类似理财产品,并主动与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合作。

      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力量,或者换种主动些的说法,银行在应因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如今,这样的冲击又开始对准电信企业了。据媒体报道,这几天来,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被微信团队推出的独立APP微信电话本连连“刷屏”。这款智能通讯增强软件支持网络条件下的免费通话,在对方无法接通的情况下会将音频转向语音信箱,这让网友不禁惊呼:微信又干了电信运营商的事。“免费电话”之所以让用户疯传,关键在于国人通话长期来受到垄断电讯运营商的收费标准的支配。有了APP微信电话本,大家终于可以不再看电信营运商的脸色了。

      这年头,风水转换快得令人目不暇接。曾几何时,手机短信作为通信联系工具大行其道,因在情侣联络、商务沟通上太便捷的优势而成了特别是年轻人的首选。然而,当腾讯推出了微信业务后,短信数量顿时出现断崖式下降,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将通信的方式转向了微信。因为,微信不仅不需付费,而且发送的方式、手段、形式、内容、动作语言等也远多于短信。腾讯当然不是雷锋,只不过其收费对准的是所用的网络上的流量,如果用户处于WiFi服务区,那对用户就是免费的了。微信无疑是在抢夺电信、移动等传统通信企业的面包,而微博、微信免费电话的开通,无疑将使电信通话业务被大大挤压。照业内人士推算,预计将“吞没”电信业务约100亿元营收。虽然100亿与电信运营商的数千亿业务相比,比例还不大,但随着WiFi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其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通信对传统通信业的冲击,已不仅表现为业务收入、经营利润等直观性指标,更有可能在动摇电信大佬的垄断地位。

      打破垄断,不知喊了多少年,相关的法律也已出台了不少,直到近两年作用才有些显现。而从总体上看,对金融、通信等垄断行业并没有产生多少决定性影响。就算有关部门对移动通信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予以相关企业和行业一定罚款,但这些垄断行业地位依然如故,尤其是银行,与民争利的手段更多、情节更严重了。也许,马化腾的两次变革,对今天处于高度垄断地位的通信企业来说,还无法让其产生强烈的痛感,但已传递出一种明确无误的信号,传统垄断企业过去那种高枕无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尽管微信高清免费电话质量尚需提高,眼下还只能分流一部分电话业务,所以,一时或许还无法让电信企业产生强烈的痛感,电信企业的市场霸主地位还难以撼动。但是,谁能保证,新的冲击手段不会接踵而至,不会产生更大的冲击?谁能料到,余额宝会让银行低头,马云会让银行高管们用行动收回自己的话?既然余额宝能够让银行低头,微信、微博等为什么就不能让传统通信企业低头呢?当然,对消费者来说,谁抬头,谁低头,谁高傲,谁低调,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得到最好的服务,而不是目前的任凭垄断企业宰割,任凭垄断企业侵犯自己的权利。因此,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性思考上,消费者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马云、马化腾一边,希望阿里、腾讯能通过业务创新,对垄断企业发起更加猛烈的冲击,使其真正将高昂的头低下来,将过高的利润降下来,将与民争利的行为规范起来,能真正站在消费者一边考虑问题。

      其实,电信运营商在这波大势中,并不是不能盈利的。如果电信运营商从过去的通信服务提供商转变为基础宽带服务提供商,语音通话从时间计费转向流量计费的话。这也就是说,这波冲击,被降低的只是由垄断经营而来的抑制新技术应用产生的垄断利润。如果马云、马化腾的业务创新还能再进一步,银行、通信等行业和企业真正开始担心、害怕了,垄断也就有可能慢慢退出了。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能对银行、电信等垄断企业说,你们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你们。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