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易车跳脱传统营销模式 造消费体验闭环
  • 一嗨上汽联手制造深度体验机会
    探索市场创新服务
  • 给上汽董事长陈虹的一封信
  •  
    2014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易车跳脱传统营销模式 造消费体验闭环
    一嗨上汽联手制造深度体验机会
    探索市场创新服务
    给上汽董事长陈虹的一封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给上汽董事长陈虹的一封信
    2014-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证券报》记者 吴琼

      陈虹董事长:

      您好!

      11月,《上汽集团:看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企业如何引入互联网思维》一文引起了我的关注。您谈到“上汽正在努力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企业形象”,并介绍了上汽引入互联网思维的最新进展。包括正在和阿里巴巴合作研发互联网汽车,预计2016年将推出产品;及今年3月上线的电商平台——车享。这次上汽乘用车公司在MG GT营销上的创新,其实也体现了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汽车界的互联网思维?我一直很疑惑。是重新造一家企业,给他一个互联网企业的标签?还是在体内实现创新,抓住互联网经济的本质,将体外的资源为自己所用?360董事长周鸿祎、小米董事长雷军谈起互联网思维时,都强调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导向思维、用户参与思维。即,以用户为核心提供极致的产品或服务,并让用户有参与感。

      在上汽乘用车公司推出MG GT后,我发现了互联网思维的影子——将新车从上市到消费者体验的过程互联网化。如果一定要贴一个标签,我更愿意将现在的上汽乘用车公司称为“汽车界的小米”的雏形——二者都强调高性价比,且都注重消费者体验。

      打破了旧有的产业和企业间的藩篱,将以前制约营销的痛点,设计成令人尖叫的服务产品——先尝后买的营销方式,不仅前移了消费者驾乘的快感,又令上汽乘用车突破传统小身量的局限。

      通过和一嗨、易车的试乘试驾合作,让二者成为上汽乘用车公司的体外机构,在重点城市或重点商圈,为MG GT的目标人群提供试乘试驾体验。不同的是,易车提供不超过1小时的短程试乘或试驾体验,一嗨可提供多达数日的深度中程试驾体验。

      这样一来,上汽乘用车公司既不再为经销商网点不足、无法提供更多的试乘试驾体验机会而烦恼;又借助一嗨、易车的服务能力,提供了4S店原本无法提供的更优质服务。事实上,经销商网点不足已经是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车企的长期痛点。随着汽车利润越来越薄,不仅老的经销商不愿意继续销售自主品牌汽车,新加盟的经销商也越来越少。

      从行业上看,先尝后买(先免费试乘试驾,未来再购买)的方式,重构了汽车营销。通过免费的试乘试驾,传统汽车消费体验的快感提前并延长了,消费者在买车前及买车后均能体会到驾乘的快乐。而过去的结构是:车企营销——消费者买车——消费者享受驾乘快乐。从另一个方面看,电商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实现C2B。MG GT的营销创新,首创汽车营销领域的C2B。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消费者真正有了试乘试驾体验的选择权,选择场地、选择使用时间,而不像原来那样被固定在4S店规定的小活动半径、有限时间里。

      从情感上,真正接近了互联网用户人群。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物理世界,都充分考虑到“85后”的心理和习惯,并有效构筑了双向沟通甚至分享、传播的桥梁。无论是双屏互动赛车游戏、简易越野障碍游戏,都抓住了年轻人在虚拟世界的需求。在PC端、移动端获得的积分,可以在物理世界兑换,于是年轻人可能从免费的虚拟世界进入可能付费的物理世界。在传播上的互联网思维,则体现在产品设计的互动性和容易分享上。在物理世界里,无论是试乘试驾1小时的“全城试爱”后,还是免费在一嗨租用一天以上的MG GT后,他们都可以透过微信、APP将驾乘的感受传达给朋友,实现从物理世界的现实感受到虚拟世界的分享。

      从现实需求上,切实考虑了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了他们的时间效率和幸福指数。这一点,在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上显得尤为突出。年轻人碎片化时间很多,通常会被无聊地打发掉。但这些看似无用的碎片化时间,在MG GT的设计下,变成了试乘试驾的机会,完成从A点到B点(或吃饭或办事)的位移,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另一方面这段试乘试驾变成了这些年轻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过去“劈开大脑”的灌输式营销,变成了潜入大脑的愉悦式营销。不再是整车厂带着消费者玩,而是消费者自发自愿地陪你玩,甚至会形成对MG 的黏性。

      不过,商业模式是很容易被复制的。虽然营销在小米的成功中扮演了很重要角色,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有强大技术研发能力,能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让客户享受到更多更长远的消费体验。如果这种试乘试驾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活动,同时也为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将它们贯彻、融合到下一个新车开发中,那它就不是一种简单的商业模式了,而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互联网思维联姻,有这样一种优质的联动,那么上汽乘用车的前途大概已经不需要猜测了,应该,你也是这么希望的吧?

      祝

      顺利!

      《上海证券报》记者 吴琼

      201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