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申万:明年沪指上破3000点
  • 期指继续走弱
  • 蓝筹股继续疲弱 主题投资卷土重来
  • 沪港通三日量能解密
  • 期权策略篇之“备兑开仓精讲”(二)——实例损益分析
  • 下周IPO又至 资金面趋紧 央行定向“放水”预期升温
  •  
    2014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申万:明年沪指上破3000点
    期指继续走弱
    蓝筹股继续疲弱 主题投资卷土重来
    沪港通三日量能解密
    期权策略篇之“备兑开仓精讲”(二)——实例损益分析
    下周IPO又至 资金面趋紧 央行定向“放水”预期升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权策略篇之“备兑开仓精讲”(二)——实例损益分析
    2014-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期权策略篇之“备兑开仓精讲”(二)

      ——实例损益分析

      仍然使用上一篇中王教授备兑开仓,卖出一张行权价为15元的甲股票认购期权的例子。到期日,甲股票在不同股价的情形下,投资者的损益情况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1.股票价格上涨,到期日股价达到或者超过行权价格15元

      如图1所示,当甲股票价格达到或者超过15元(期权的行权价格)时,王先生均可以获得最大潜在利润,即1.81元。这是因为,如果在期权到期日股票高于15元的行权价格,认购期权将会处于实值状态,其持有者会行权,王先生作为认购期权的出售者,将会被指派行权,因此,王先生的股票会以15元的价格出售。结果他获得的利润是1.81元,这个利润是权利金0.81元加上股票所得1元计算出来的。需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无论股票价格涨得如何高,如果备兑卖出的认购期权被指派,股票就会被按照行权价卖出。因此,股票所得为认购期权的行权价(即15元)和股票购买价(即14元)之间的差额。

      ■

      图1:备兑开仓到期日盈亏示意图

      2.股票价格维持不变或者小幅上涨,但到期日股价尚未达到行权价格15元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获得卖出期权的权利金0.81元,同时股票价格小幅上涨,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账面收益。

      由于尚未涨到15元,即期权的行权价,因此该期权到期时仍为虚值期权,到期日一般不会有人提出行权,投资者仍然持有股票,股票的账面盈利在0元至1元之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收益将为0.81元至1.81元之间,具体将取决于股票的实际涨幅。

      3.股票价格走低,到期日股价低于14元持仓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仍将获得卖出期权的权利金0.81元。同时股票价格走低,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账面损失。

      由于到期日股价甚至低于持仓成本,所以肯定低于15元,即期权的行权价,因此该期权到期时仍为虚值期权,到期日一般不会有人提出行权,投资者仍然将持有股票,股票的账面损失具体将取决于股票的实际跌幅。

      当到期日股价跌至13.19元时,投资者一方面获得权利金0.81元,一方面股票损失0.81元,不亏不赚。

      当到期日股价跌至13.19元以下时,投资者一方面获得权利金0.81元,一方面股票损失将超过0.81元,这时候投资者将出现亏损。亏损数额取决于股票的实际跌幅。

      再举一个用ETF进行备兑开仓的例子。李先生对个股没有太多研究,但是他比较喜欢研究50ETF。3月31日,假设50ETF价格在1.46元左右,他认为50ETF可能会小幅上涨但涨幅不会很大,如果涨到1.5元左右,他愿意卖出。因此,基于这种判断,李先生决定买入50ETF,并备兑卖出50ETF认购期权。具体操作上,他以每份1.46元价格买入10000份50ETF,并以0.035的价格卖出一份4月到期、行权价为1.5元的50ETF认购期权。

      到期日,该策略的损益图表如图2、表2所示。同样的,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分析和计算均忽略了交易成本和期间分红派息的可能性。

      ■

      图2:50ETF备兑开仓到期日盈亏示意图

      ■

      表2:50ETF备兑开仓到期损益计算

      到期日不同的50ETF价格所对应的该策略损益情况,分析思路与前一样,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上述两个案例的盈亏平衡点。众所周知,盈亏平衡点是指投资者不亏不赚时的股票价格。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直接购买股票的盈亏平衡点就是购买时的股票价格。在备兑开仓策略中,盈亏平衡点等于购买股票的价格减去卖出认购期权所获得的权利金金额。与直接购买股票相比,备兑卖出认购期权的优势在于较低的盈亏平衡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者备兑开仓比直接购买股票,可以承受相对更大的股票价格走低风险(即更低的股价)。

      在王教授的案例中,如果王教授只是以14元的价格买入5000股股票,而没有进行备兑开仓策略的操作,那么盈亏平衡点就是14元。根据前面的分析,王教授进行备兑开仓操作后,其盈亏平衡点是13.19元,即购买股票的价格14元减去所获得的认购期权权利金0.81元。如果在到期日股价低于13.19元,比如13元,投资者做备兑开仓策略是亏钱的,每股亏损为0.19元。

      同样,50ETF例子里,其盈亏平衡点是1.425元(低于当时50ETF购入价格1.46元),即购买50ETF的价格1.46元减去所获得的50ETF认购期权的权利金0.035元。如果在到期日ETF价格低于1.425比如1.4元,投资者做备兑开仓策略是亏钱的,每份亏损为0.025元。

      

      免责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上海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更多内容敬请浏览上交所股票期权投教专区(http://edu.sse.com.cn/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