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数据·图表
  • A6:路演回放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房企“抢”地
  • 政策逐步放开 药企驶入“触网”快车道
  • 纯核电第一股今起香港招股
  •  
    2014年11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房企“抢”地
    政策逐步放开 药企驶入“触网”快车道
    纯核电第一股今起香港招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政策逐步放开 药企驶入“触网”快车道
    2014-1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祁豆豆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全泽源

      

      阻碍医药电商发展的政策正在“破冰”,处方药和医保“触网”指日可待。在医药电子新政正式落地之后,医药电子商务有望实现行业突破。这是上证报记者昨日从第三届中国医药互联网大会上采访获得的信息。

      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5月28日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最具改革思维的意见。“可以预见的最终方向是,互联网药品肯定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尤其是正在酝酿中的创新的药品交易模式。”于明德表示。

      《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正式落地之后,最大亮点是处方药网络销售的放开。“这是未来的大方向,但具体怎么放开,分几步走?还需要等待具体的细则出台。”于明德会长称。而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副巡视员刘小平则进一步透露:“目前关于处方药全面放开的说法不确切。”处方药的销售只是有限地逐步放开,并且可能将以“正面清单”的方式对销售范围进行限制。但可以想象的是,医药互联网对患者、医院,乃至整个医药行业的都将带来颠覆式影响。

      医药“触网”的价值同样得到企业的认同。九州通集团电商CTO王乐天认为,真正未来商业价值的创造应该在传统行业,包括基本的产品生产和服务实施,而移动互联网则是各领域都可使用的工具。“总体看来,在目前线下药店经营频现困境,在医药电商政策逐渐松动,以及移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医药O2O的拐点已经来临。”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则用“数据说话”,证明医药健康市场广阔,医药电商前景值得探索。据称,预计到2020年健康产业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

      事实上,在医药电子商务即将放开的大趋势下,大批医药上市公司已“先知先觉”开始探索医药互联网模式。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8家医药上市公司积极“触网”备战医药互联网时代。其中有九州通、上海医药、康美药业等在医药流通和电商领域布局的“先行者”,也有包括片仔癀、以岭药业、太安堂等传统医药企业投身互联网的“新身影”。

      从探索互联网的模式来看,传统的制药企业“触网”均是通过获取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方可被准入在互联网销售企业生产的药品。而九州通、上海医药、康美药业等药企则选择建立自己的网上售药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从医药流通领域进入医药电商的九州通通过旗下的电商平台好药师探索O2O服务模式已初见成效。今年3月,好药师网又携手腾讯展开微信购药平台,配合公司“药急送”三期项目进行探索。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好药师已与4000多家药店达成合作,用户可以通过好药师微信服务账号,发起药急送服务,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进行O2O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