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公司
  • 9:艺术资产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投资要有大局观
  • 深耕债市十二载 聚沙成塔坚守绝对收益
  •  
    2014年12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15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15版:基金·专访
    投资要有大局观
    深耕债市十二载 聚沙成塔坚守绝对收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耕债市十二载 聚沙成塔坚守绝对收益
    2014-12-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对话长信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监李小羽

      时间,是债券投资的朋友。

      固守己心和稳健勤勉,最终证明时间和研究的价值。

      源于对宏观的正确预判、对投资时点的良好把握以及投资布局的前瞻性调整,李小羽所管理的债券基金可谓多点开花。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长信利丰近五年来取得59.56%的收益率,位列开放式债券基金第一位;长信可转债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45.07%,位列开放式债券基金第一位;长信纯债一年定开基金成立近一年,累计收益已超过12%,远远跑赢5%的业绩比较基准。以稳健的业绩表现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李小羽荣获首届“五年期最佳十大债券投资基金经理”称号。

      深耕债市十二载,李小羽始终坚信,债券产品的保本能力和盈利稳定能力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其带领的团队也致力于打造低波动且持续稳定的绝对收益产品。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不断强调要把握好风险与收益间的平衡,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所谓“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当风险来临时,积极防御,而当机会来临时,则要稳健进攻。

      ⊙本报记者 吴晓婧

      经济下行“角力”创新增强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乏力,GDP增速目标几经调整,而这,可能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中国经济增速将“下台阶”几乎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但分歧在于,“下”到什么位置?随着以房地产和制造业为主导的投资动能持续走弱,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速,市场中不乏悲观的声音。

      但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预判,李小羽并不悲观。

      “中国经济转型不会一蹴而就,未来经济会在一定的均衡状态下波动,很难出现通缩的情况。”

      在李小羽看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要素,二是效率。

      “推动经济增长的各要素如资本、人口、土地等均出现了减弱迹象,与此同时,基建投资的边际效应也在减弱。但另一方面,改革的力度非常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这些因素又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最近一两年,出现了技术‘积聚’的效应,包括移动互联网等的发展,都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这将部分对冲掉影响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

      面对要素和效率“三下两上”,李小羽判断,未来宏观经济会处于胶着状态,GDP增速会在7%的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

      此外,李小羽强调,今年以来服务业占比超过制造业,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目前中国就业情况依旧乐观,虽然就业数据是一个滞后指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的转型,即服务业的增长吸纳了更多的就业人口。

      对于通胀,李小羽判断,CPI可能在2%附近波动。在经济增速放缓,社融成本高企的背景下,11月21日央行采取了非对称降息操作。受此影响股债双双走强,上证指数更是创出年内新高,如果12月社融成本降幅有限,那么明年一季度再次降息应可期待。

      债券牛市步入“下半场”

      债券市场自2014年初展开一轮“慢牛”行情,其持续的时间和幅度超出多数机构预期。在多数机构依旧乐观之际,李小羽已经开始逐步转向谨慎,在其看来,此轮债券牛市行情或许还有“加时赛”,但明年大概率将迎接债券“平衡市”。

      “2013年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大熊市,而今年债券市场则走出一轮牛市,明年很可能是一个平衡市。”李小羽认为,明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单边走牛或者走熊的概率都不大。

      其逻辑在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资金面处于宽松状态,通胀也处于低位,加之增量资金不断涌入债市,这意味着,支撑债市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经济基本面偏弱和政策宽松预期被过度透支,明年债券市场也难以延续牛市行情。

      “目前央行主要采取‘微刺激’政策,结构性地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宽松的货币在债券市场已经有所反应,债券收益率不断下行。但银行端贷款利率下降有限,实体经济资金成本仍处于高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持续。且目前银行准备金率处于历史高位,政策调整空间较大。若政策有所调整,那么债券市场会有阶段性的波动。”

      谈及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李小羽认为,我国资本项目正逐步放开,国家间的经济联动会有所增强。但我国是大国经济,经济运行的独立性较强。去年美联储大幅放水,但我国流动性却大幅紧缩,中美两国流动性的关联度较低,因此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债券市场影响较小。

      基于上述预判,李小羽表示,目前债券收益率吸引可能不大,因而整体久期控制的比较低,需要等待市场机会。

      事实上,债券基金投资最大的风险是来自资产配置的风险,而化解配置风险的首要条件是,前瞻性的判断市场变化提前调仓以规避风险。李小羽表示,未来其管理的债券基金投资会更加灵活,个券的持有时间和持有规模会有所下降,投资时会注重把握波动性的投资机会。

      稳中求进“深挖”信用债

      同时管理不同类型的债基,李小羽对每只产品的特性了如指掌,他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正因为如此,长信旗下的固定收益品种的净值得以长期保持良好的业绩。

      “投资管理的本质是管理风险,债券投资始终要全面关注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在风险的极端处谨慎权衡,进行大胆布局。”

      “自从去年钱荒以后,货币政策忽紧忽松的概率不大。经济增速大概率放缓,对债券市场冲击也相对有限。”李小羽认为,目前市场对违约承受能力正逐步提高,小规模违约影响有限。若未来市场违约面扩大,则市场会有较大波动。

      李小羽坦言,未来会重点关注信用债投资机会,但市场主要风险也在于信用风险,需要对低等级信用债谨慎排雷。

      “未来投资仍主要集中在信用债,但投资操作会更加谨慎。”李小羽认为,目前银行坏账率居高不下,债市信用风险较高。但目前债券价格没有很好反映目前的信用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个券挖掘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李小羽表示,主要关注城投债和公司债。在其看来,城投债有地方政府信用背书。依托地方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小。未来城投债与地方政府债接轨对城投债也是利好。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财务透明,业务风险相对明确,可以合理控制信用风险。投资时会适度规避民营债和行业风险较高的产业债。

      就利率债而言,李小羽认为,利率债收益率相对较低,若后续信用风险大规模暴露,那么利率债的投资比重会适度提高。

      去年利率市场化对于债券市场冲击强烈,但今年市场已经逐步适应,对于未来,李小羽认为,沪港通、地区性贸易自由化提速等都促进了汇率市场化,未来需要重点观察汇率市场化对于债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