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公司
  • 9:艺术资产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善于在新常态下捕捉新机遇
  • 转融券约定申报
    及其展期业务推出
  • 安徽将再复制多项
    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
  • 今年中央第三轮巡视
    13个巡视组已全部进驻
  • 一批指数调整样本股 沪股通标的调整引关注
  • 美国购物季掀起网购热潮
  • 新能源车的量产与量用:
    政府采购能否先行?
  •  
    2014年12月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善于在新常态下捕捉新机遇
    转融券约定申报
    及其展期业务推出
    安徽将再复制多项
    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
    今年中央第三轮巡视
    13个巡视组已全部进驻
    一批指数调整样本股 沪股通标的调整引关注
    美国购物季掀起网购热潮
    新能源车的量产与量用:
    政府采购能否先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善于在新常态下捕捉新机遇
    2014-12-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常态不会总是风和日丽,考验我们是否牢记底线思维,敢不敢正视“最坏处”,会不会解决“最难处”,能不能争取“最好处”。习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对此,我们要坚定清醒、勇于作为。

      ⊙慎海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习总书记指出,新常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新常态,就是习总书记着眼于沉着驾驭中国经济巨轮驶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境界,着眼于进一步增强信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把握。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习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系统论述让人耳目一新,为我们抓住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指导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后,不计一时之得失、不较一日之短长,敢于自我减负,理性选择增长速度和发展路径。新常态下,只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实实在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保持政策定力,就一定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正如居里夫人所言:“机遇从不光顾没有准备的头脑。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能否捕捉和牢牢抓住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在解放思想中创造机遇,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勇气和智慧的考验,更是对能力和自信的考验。习总书记在分析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战略指引: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战略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习总书记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对新常态下新机遇的深刻分析和科学研判,缜密严谨、鞭辟入里,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发展新机遇的“路线图”。

      比如,既然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我们就不必过于计较增速多一个点还是少一个点,而是以坚定的自信、淡定的态度,从容“换挡”,不再盲目追求超高速增长,而是速度服从质量,打基础、利长远,积极主动作为,下大力气解决长期以来资源消耗多、效率低下、产能过剩、泡沫积累、生态恶化等痼疾。唯有摈弃高消耗高污染的“高速度”,才能换来不走的“APEC蓝”。

      又如,既然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我们就不要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所惧,不要为各种成长的烦恼所累,而应“风物长宜放眼量”,立足国内外大势,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保持政策定力,实现有序转型,通过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事实上,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些,既是捕捉机遇的结果,也为进一步利用好“新常态机遇”提供了鼓舞人心的启示。

      再如,既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们更应抓住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坚定以“短痛”根治“长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把过去超高速增长下“知易行难”的转方式、调结构进行到底,以钉钉子的劲头,扎扎实实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汗水式增长”到“创新式增长”,实现中国经济“轻装上阵”再出发。

      既然简政放权带来了市场活力的释放,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人们已经感受到,简政放权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减少了创业障碍,掀起了草根创业的浪潮,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新活力。虽然经济增速放缓,1-9月份新增就业仍然超过1000万人,得益于创业潮有效对冲了传统行业吸纳劳动力的减少。随着大众创业成为中国经济新动力,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将加速成长,潜力无限,新的经济“发动机”已然成型。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将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图景!

      从更宽阔的视角观察,新常态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领域的可喜变化,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党在治国理政各方面的新态势。无论是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还是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无不体现着清新的新常态。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党上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以雷霆之势涤荡“四风”,以零容忍惩治腐败,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面形成了新常态。从中央政治局自身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示范全党,不折不扣落实“八项规定”,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正蔚然成风。而党风政风的变化,也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在长三角等地,昔日的会所门庭冷落,大众餐饮却红红火火,再次验证了面向大众就有大市场的道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常态不会总是风和日丽,考验我们是否牢记底线思维,敢不敢正视“最坏处”,会不会解决“最难处”,能不能争取“最好处”。习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对此,我们要坚定清醒、勇于作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以新常态引领预期、凝聚共识,在深化改革中抓住机遇、创造机遇,不断巩固强化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