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千万人口级超大城市的未来命运
  • “跳出盒子来思考”:创新突破的前奏
  • 康熙眼中的西方科学
  • 新时代催生了文化金融新业态
  •  
    2014年12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千万人口级超大城市的未来命运
    “跳出盒子来思考”:创新突破的前奏
    康熙眼中的西方科学
    新时代催生了文化金融新业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跳出盒子来思考”:创新突破的前奏
    2014-1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八十四

      把丰富的现实变化简约化成我们的心智框架,这些框架或心智模型,形象地说,像个“盒子”。人脑的这种筛选能力,把值得的放进盒子里,让新纳入的同既有的互动、融合,或冲突、取代,不妨借用一个“老旧”的概念来描述——悟性。

      □孙 涤

      上期我们谈到,创新究其实质,乃两者变化协调的结果——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连续的现实变化,为心灵感知,导致心智模型的跳跃变化;然后经过一系列合作——团队和体制互动,心智的变化才能行诸新产品和新举措,加入现实和人的行为的更新中来。现实变化导致心智变化、从心智变化导致现实改变这两个过程,都依赖或发轫于人脑的思考。

      后一类思考活动,通常课堂教育训练,被称为学问和技能,看似深奥却是单纯的,是心智模型的运用。从一组积淀而来的假设出发,靠逻辑分析,经常是数理算法一类的工具,推导出现实该有什么变化。习惯上称之为演绎思维;而前一类思考活动,是怎样建立或改进心智模型,如何把它从现实变化中“蒸馏”出来,看似混沌其实复杂许多,也不确定得多。总体说来,这是人脑对感知到的现实变化的“简化”过程(simplification)。然而,简化什么、怎样简化,从而构建成创新心智模型,即以当今世界的认知水平,仍是语焉不详。这类思考几乎无从由课堂上学得。我们习惯上称作归纳思维的这类思考方法,其显著特征是直觉试错地感知(heuristic perception)。

      现实的变化是如此纷杂、多元、歧义,必须简化,你感知的心智模型方能有所得。说简化的过程是混沌的,一点不用奇怪,就连 heuristic 这个概念,都还没有好的中文译名。台湾有学者将其译作“捷思”,说明它的快速感悟,我这里说的直觉试错 (intuitive trial-error),重点则是它对信息的捕捉和处理。归纳思维的直觉试错方法,是综合的、浓缩的,合成的,和逻辑解析的方法大异其趣,有点像东方智慧所推崇的“参悟”和“顿悟”。

      至于“模型化”,是把丰富的现实变化简约化成我们的心智框架,或妥帖地纳入框架里,这类“观念化”的过程,是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做的事,并非只是做学问的人才需要。形象地说,这些框架或心智模型,像个“盒子”。怎样筛选,把值得的放进盒子里;又如何取舍,让新纳入的同既有的互动、融合,或冲突、取代,甚至打破既有的框架,“跳出盒子来思考”,正是创新突破的前奏。

      一个人能否由感而知,和他大脑中既有的心智模型关系极大。看完一场电影,一部长篇小说,你会得出结论,甚至判断它是不是一件有价值的作品,尽管你已记不得95%以上的内容细节了。你的反响和评判都是基于脑中既有的心智模型,也就是你的“盒子”里的东西,决定了对感受到的东西的删汰和取舍,接纳抑或排拒。反过来,要是你试图记住物象80%的内容,将寸步难行,什么主意都拿不定。

      不过,关注什么样的变化,怎样将其整合到自己脑中既有的心智模型,令其成长,人和人的差别大矣哉!人脑的这种能力,不妨借用一个“老旧”的概念——悟性,实为创新之关键。

      现代脑科技的进展一再证实,大脑是认知的唯一器官,万物万象须经由大脑,形成心智模型,放进你的“盒子”,才同你有关系(relevant)。曾几何时,人们对“唯物”、“唯心”,“客观”、“主观”,“信念”、“事实”等观念争执不休,随着对大脑生理基础和演化心理现象研究的持续推进,这些观念的对立都有待重新界定。比如,所谓“眼见为实”,以前被以为是人们认知客体的机制,现在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说眼睛的晶体还有类似镜头摄像的功能,接下来视觉怎样通过脑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脑区处理,扩散、记忆保存、比照取用,和摄像的道理是全然不同的。比如,你坐在一辆颠簸的汽车里观看外界的境况,总能形成明显的图景,而用摄像机拍摄的话,影片早就是模糊一片了。再如,现实图景有许多部分会隐没不显,而明示部分的联系和涵义也含混不清,然而你在视觉意象里,会增补缺失,加以关联,形成意义。这说明哪怕是一个简单的“事实”,都不是简单的映射,都需经过大脑的心智模型的处理、解读和诠释。

      人感知活动的简化和观念化,形成心智模型,能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带来积极效用。评判模型的好坏,主要在于是否有用,而不在于真伪。这看起来挺功利。上文已提到,认知的真伪,或者说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并是容易判别。很多时候,唯物主义的说法并没有更接近事实,而只是对标榜为“唯物论”观点的某个大师的心智模型的膜拜而已。但是,一旦失去了独立感知的能力,心智模型就失去了更新能力,脱节和落后现实的变化只会更远。

      既然如此,上期说到的美国小学生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训练又有什么用处呢?这是因为生活在人世间,你必须与社会互动。为此,个人心智模型不能偏离他人的心智模型太远,否则将沦为现实变化的受害者。对此,F.培根有句话特别值得回味:“对于你想要驾驭的力量,你不得不遵循它。”培根是现代科技和认知方法的先驱,极力倡导以实验方法处理感知到的经验事实,把其整合到我们先验的心智模型中去体验。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提)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