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波
证监会近期就《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指引公开征求意见,上交所也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期权试点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这预示着沪深证券市场将迎来期权这一新的投资品种。基金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在面临市场系统性风险时颇为尴尬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性改变。
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提高证券交易活跃度,所仰赖的不是股价,而是股票衍生品即股票期权。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通过分享上市公司分红带来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也增强了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但沪深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相应的对冲工具,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作为财富管理机构,基金不得不在二级市场频繁操作,来应对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以求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这些年来,投资者通过基金理财所获收益有目共睹,在一定时期内表现还相当可观,尤其是在牛市行情下,净值往往成倍增长。但值得思考的是,投资者通过基金想在养老金、子女教育金上连续获得稳健收益的愿望,并不容易实现。没有可持续的基金产品投资收益做有力保障是最主要的原因。尽管在牛市行情下,通过基金管理人的积极主动的管理和运作,基金累积了较高的历史净值,但在面临市场系统性风险时,这种长期累积的利润,往往会在震荡和熊市环境下缩水,若选择基金的时机不当,投资者还会面临一定程度的亏损。
当然,为降低持有基金产品的成本,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提供的基金转换功能,在牛市行情下将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转换成股票型基金增值,遇到震荡行情时,将股票型基金转换成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避险。同时,也可通过运用定期定额投资法,通过固定渠道、运用固定资金、选择固定时间,固定基金产品等手法,熨平市场波动。但投资者无论是贯彻“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财思想,严格遵守(100减年龄)投资法则,按比例控制股票型基金投资,还是运用补仓法,核心卫星法、理财金字塔法等手段,来控制基金风险,但这终究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金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难题。
期权产品的推出,基金将迎来真正的做空时代。基金引入做空机制,参与期权交易,将从根本上改变困扰基金的盈利模式,为应对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提供有效的投资工具。作为价值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当然应对基金做空工具的应用,有充分的把握和了解。为此,基金也应围绕期权产品的推出,加快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力度。只有建立在上市公司基本面基础上的期权研究,才能为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基金业应当正确把握和认识期权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期权对于推动基金财富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可以肯定,证券市场期权业务推出后,将成为基金财富管理的重要盈利模式,这对基金业的运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投资者也应结合基金参与期权业务情况,及时做好新的理财布局和规划,重塑基金投资理念,以分享基金带来的投资收益。
不过,证券市场期权业务,对于基金等财富管理机构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基金参与期权交易后,基金的换手率及基金排名,尤其是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价值认可度,将会重新洗牌。基金参与期权投资,将使基金的风险控制成为常态化,并构成基金产品投资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降低了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产品的压力和包袱。基金的净值增长将是扣除风险后的收益,这使投资者累积的基金收益更有可靠的保障,投资者由此将会逐步形成新的基金理财观。
不得不提前预警的是,期权启航意味着我国基金业进入了风险控制的新时代,基金参与期权投资,绝不能将其作为简单的套利工具,而应在股票期权投资中,充分考虑股票的内在价值,坚持做理性的参与者。尤其要通过各种证券新产品和新业务,不断丰富参与期权的形式,尽最大可能避免陷入期权交易的陷阱,放大基金产品投资风险。因此,基金业做好参与期权投资活动的适当性管理,非常必要。绝不能因为有资格和条件参与期权,就偏离了基金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基本宗旨。
(作者系资深市场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