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市场
  • 4:公司
  • 5:互动
  • 6:研究·宏观
  • 7:专版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增速换挡有望在明年基本完成
  • 全球经济“新常态”下的香港经济
  • 人民币国际化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央行为何习惯性让市场预期落空
  •  
    2014年1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研究·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研究·宏观
    增速换挡有望在明年基本完成
    全球经济“新常态”下的香港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央行为何习惯性让市场预期落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币国际化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2014-1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企业需要对未来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对未来机遇的战略规划抑或实施防御型战略来保护现有市场。中国企业必须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位置和商业环境,经受住未来的考验,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后的市场。

      ⊙古博(Bob Gogel)

      

      随着人民币地位的不断提升并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中外企业将会有机会进一步扩大贸易合作。人民币已经位列交易量最大的几种货币之一。毋庸置疑,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最终推动人民币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货币。即便不能完全代替美元,国际金融系统也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几种新储备货币了。

      增加跨境交易的同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也将对中国经济环境产生意义深远的改变。这种改变既通过入境贸易(in-bound trade)来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通过出口到新兴市场为中国企业抓住全球市场机遇铺平了道路。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贸易的便利化会让市场竞争升温;企业必须厉兵秣马,重新审视且评估自己的核心价值,包括其所提供的服务、运营效率、消费群体认知和品牌定位。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先进的研究工具和创新手段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作出一套所谓的战略性评估。但是帮助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竞争优势和市场战略的智慧,需要植根于对消费者、产品、竞争和运营方面深谋远略的探索。这种智慧曾帮助发达市场中的企业做出成功的战略决策。随着人民币地位的提升,这些成功的企业或成熟的市场也将进一步与中国企业的运营环境交织在一起。

      中国企业需要对未来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对未来机遇的战略规划(进攻型的发展战略)抑或实施防御型战略来保护现有市场。不管使用哪种方式,企业想要成功,需要洞悉以下四点。

      首先是目标。中国企业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分析不同市场和区域里潜在的商机。机会可能就存在于产品类别、目标消费群体或者优先市场中。企业还需获知如何进入市场并取得成功。

      防御型战略的核心是认清自己同其他对手相比的竞争优势。对企业同样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不足并且提高运营效率。对最佳运营案例的基准研究可以事半功倍。

      其次是方法。当中国企业仍以并购作为业务增长或强化竞争地位的捷径时,他们需要展开针对市场和竞争对手效率与广度兼具的尽职调查来锁定目标,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企业应当懂得如何在越来越复杂并且相互联系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企业洞悉市场变化的逻辑,这不仅影响着企业的传统生存环境,也影响着新的、更具广泛意义的市场。

      第三是客户。中国企业应当不断拓展自己对客户群体的认识,并且应当明白什么样的消费者细分才能有效地显示出客户的态度和消费行为,尤其当这些企业想要走出传统市场时。对客户群的认识可以确保其将自己的产品和价值有效的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想要处处先人一步的企业还要时刻注视竞争市场的情况,尤其是当新兴市场中涌现出具有破坏性潜力的对手时。

      最后是实施。中国企业保持竞争地位的另一要点是,时刻追踪自己和竞争者的品牌定位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同时设法让自己的价值主张同消费者需求和期望相契合。同样的,了解全球监管环境变化并分析其对商业运作的影响和潜在风险也是在不同监管环境中运营的企业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能够成功地将这些认知有效整合并运用到自己的战略规划中的企业,将能够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占据先机,通过高人一筹的战略视角进行市场拓展,优化运营策略。只有建立起足够的竞争意识,才能减少以事实为基础的复杂决策的风险,并且预见潜在的机遇和威胁,在变化的市场中占得先机。中国企业必须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位置和商业环境,经受住未来的考验,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后的市场。

      (作者系意拓智源(Integreon)全球执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