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艺术资产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一周互动精华
  • 布局传统封基
    低风险分享牛市收益
  •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财富管理专区互动平台
  •  
    2014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互动
    一周互动精华
    布局传统封基
    低风险分享牛市收益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财富管理专区互动平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布局传统封基
    低风险分享牛市收益
    2014-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彭

      

      在近期风风火火的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往往被股票、开放式基金或分级基金等产品的高收益所吸引,却忽略了与之相伴的高风险特征,因此在市场剧烈震荡时难免受伤。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不高,但又渴望分享牛市行情的投资者来说,目前市场中还有一类风险收益配比较佳的产品可以选择,那就是封闭式基金

      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会逐渐缩窄,最终二级市场价格会回归基金净值。因此,如果不考虑净值变化,在二级市场折价购入封闭式基金,可以说锁定了与折价率相当的预期收益。目前仅存的七只传封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为11.27%,这等于说投资者花0.887元就能买到净值为1元钱的基金,在不考虑净值变动的情况下,假如这1元钱的价值能在“封转开”时得到兑现,则相当于投资收益率为12.74%。

      当然,封闭式基金与普通的开放式基金一样,其投资价值主要依赖于基金净值的上涨。如果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大幅落后于开放式基金,显然不会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事实上,封闭式基金的收益能力与普通的开放式基金相比毫不逊色。从2005年7月8日到2008年6月13日的三年间,开放式基金的平均净值涨幅为249.44%,而25只大盘封闭式基金以明显不利的股票仓位取得了235.19%的平均涨幅,实属不易。再加上折价率的逐步回归和频繁的大比例分红,封闭式基金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投资者耐心挖掘、持有的宝藏。

      以基金兴华为例,该基金在2013年4月封转开,退市前价格为0.946元,较净值低2.65%。3个月后,新基金“华夏兴华”开放赎回,净值为1.047元。投资者除了收获了7.7%的净值增长,还拿到了2.65%的折价收益,总收益为10.7%。

      从中长期来看,这些为数不多、风险收益配比适中且估值水平较低的传统封闭式基金仍然是交易所体系内高安全边际基金投资品种,如果喜欢确定性较高的投资品,投资者目前可重点布局明后年即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此外,分红、折算等因素也会造成场内基金部分品种折价率的跳跃性变化,投资者不妨择机进行组合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