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在经济形态转换中全力避免系统性风险
  • 高速公路真要“收费一万年”?
  • 2015:五个核心命题激活中国经济内生动力
  • 当资本账户
    开放脚步逼近
  • 一切为了赢得国际能源话语权定价权
  •  
    2015年1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在经济形态转换中全力避免系统性风险
    高速公路真要“收费一万年”?
    2015:五个核心命题激活中国经济内生动力
    当资本账户
    开放脚步逼近
    一切为了赢得国际能源话语权定价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切为了赢得国际能源话语权定价权
    2015-01-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郁慕湛

      

      新年伊始,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同意组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将落户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扩展区陆家嘴。

      组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当然是为了提升我国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定价权和话语权,有效应对来自新加坡、日本等新兴石油天然气交易市场竞争,也有助于建立在亚太地区以我国为主导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动我国能源转型。

      可是,上海原来就有上海石油交易所。这是在商务部2001年《创建中国现代石油市场》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由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申能集团全资持股)、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化石油有限公司等股东组成,上海石油交易所经营的产品与现在要组建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差不多。它的初衷是为石油石化企业和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专业化的交易服务,为我国全面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做出贡献。其经营定位是以现代交易技术为基础,为石油石化产品现货交易(含中远期订货)提供交易中介服务的大宗商品市场。

      我国早就是世界原油市场上最大的净进口国。去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原油需求降低,也是国际油价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我国却始终未能享有在国际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上海石油交易所十多年来难有大作为。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运行已十多年的上海石油交易所之外另行组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原因。

      与十多年前相比,今天我们面对的历史条件大不一样。2013年秋天挂牌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将上海的开放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和运行,上海自贸区基本上具备了建立国际交易平台的条件。自贸区大宗商品电子现货市场运行已没有制度障碍。上海自贸区“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和“区内自由”监管模式、“分送集报、自行运输”的试点、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争取在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启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试点等国际贸易的新模式,以及扩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企业范围、进一步简化外币资金池管理、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自由贸易账户管理办法等金融管理等新尝试,都在为新成立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创造成功的客观条件。

      虽然上海自贸区所有的有利条件,也都能提供给同处浦东的上海石油交易所,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却有其突出的强项。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与上海石油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于股权结构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一开始的思路就是“由国家发改委协调、新华社主导、上下游企业深度参与”,新华社股权占比30%,而“三桶油”分别占10%。

      中国现在拥有原油进口权的企业很多,这些企业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因而很容易被有丰富国际市场经验的世界石油巨头轻松各个击破,进而维持着有利于供应商的原油价格。中国各原油进口商能否抱团以统一价格与国际石油天然气供应商谈判呢?别说这样非市场的做法恐难为国际市场接受,这也等于在变相巩固“三桶油”的垄断地位,更不利于我国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国际国内市场边际,通过市场合理竞争,得出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真实的价格指数。由“三桶油”组成的交易所能否得出这样客观公正的价格指数,市场各方客户是持怀疑态度的。而新华社本非原油天然气经营链条上的企业,它所擅长的数据搜集统计分析,则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独擅胜场。

      另外,一个真实客观准确的石油天然气价格指数,对于今年将启动的能源定价改革十分有利。据已透露的天然气定价改革方案,其计价基准点放在上海。当中国在国际国内市场交集点上,有了市场化的、合理的石油天然气价格,凭借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最大买主的身份,还愁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上得不到话语权和定价权吗?

      只是,上海石油交易所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并存的格局到底不能长久维持,未来上海石油交易所终究是要并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去的,而成立不久的上海期货交易所中的石油天然气期货交易,恐怕也有个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业务相衔接的任务。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