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破解利率双轨制
解决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唯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无疑是价格(利率水平)让市场决定,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由此打破金融的行政垄断,从根本上消除扭曲部门利益的原动力——利率双轨制。
利率市场化对融资成本上升会产生一定压力,但并不那么可怕。一般而言,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只会影响利率结构,不会导致总体利率的大幅上升,即偏低的官方利率将会继续趋升,而相反,民间借贷利率则会趋于下降。也许,在某种情况下,短期内总利率水平也会有所上升,这里只要对中小企业给予特别的支持,问题就不难解决。
□王小广
经济下行,利率上行,也许是中国步入经济新常态过程中一个最令人瞩目也令人担心的地方。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被认为是影响当前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之,社会上期盼着货币政策放松,利率下调,以解燃眉之急。从最近利率变化看,前不久人们盼望已久的降息举措,对利率成本上升的遏制作用有限。就像一股风吹来,将眼前的雾霾暂时吹散,人们过上几天绿色的日子,但靠风来吹散雾霾并不是长久之计。怎样才是长久之计呢?唯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无疑是价格(利率水平)让市场决定,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由此打破金融的行政垄断,从根本上消除扭曲部门利益的原动力――利率双轨制。
“希望而犹豫”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遭遇什么?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希望,又有了明显犹豫。而新的一年,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关键”之词分量不轻,我们期望利率市场化将实现“破冰之旅”,从而把金融改革引向深入。
“希望而犹豫”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怎么回事?在新一轮改革中,利率市场化是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的改革,难能可贵。早在2013年底的一次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便发出重要信号: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期实现全面利率市场化。去年3月份,他明确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有望在一两年内完成。四个月以后,他又重申了这个时间表。
但现实中的紧迫压力则是期望实施利率调控措施——降息,降融资成本、稳增长。在我看来,央行的降息为什么迟迟未动,主要是因为面临两个难题。一个难题是如何有效地协调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调控的关系。加快利率市场化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但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短期或未来一段时间利率必定上升,这无疑是对目前实际利率上升的“雪上加霜”。而就下行压力偏大的经济形势而言,降息被认为是最急需的宏观调控措施。这两者存在一种艰难的权衡问题。放开利率的话,降息就等于“无用功”;因降息而拖延改革,更惹人非议,而且之前承诺在先。最后,迫不得已,选择了降息。也因此,有预示称利率市场化难以在两年内完成。降息难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降息的对象是谁?在完全的利率管制条件下,降息的对象是非常清楚的,直接命令商业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是对称升降利率还是不对称升降利率无关紧要,是计划的机制,政策肯定是计划的办法。但现在情况变了,贷款利率已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紧箍咒”仍套在脖子上,降息如何降?降存款利率是可能的,因为它还在被管制着,但贷款利率不同,央行没有任何理由命令商业银行必须降低贷款利率。央行在降息声明中强调降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而市场利率不能叫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应是央行的短期贷款利率,不是商业银行通过竞争形成的市场利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所谓基准利率就是央行为商业银行提供的隔夜拆借利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央行希望的水平上,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影响市场利率,而不是直接调市场利率。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央行降息缺乏对象,或许只有一半对象。这一点央行自己肯定十分明白,传统的降息调控措施是不能适用当前形势的。但降息又面临很大的现实压力,所以,只好来一个“别扭”的降息。
我们得承认,央行正在为完全利率市场化而做积极准备,最近两年在积极探索建立类似西方的基准利率调控制度,特别是2013年中期的“钱荒”事件加快了这一进程,保持充足的短期流动性,每时每刻都在努力降低短期拆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降息仅是象征性的,对市场的利好有限。因此,必须寻找长久之策,即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哪?首先,中国经济的最大扭曲在于利率的严格管制和由此形成的利率双轨制。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它与所有的经济要素和活动都有关联,即是价格中的价格,我称它为“核心价格”。一般单一产品的价格管制只会扭曲单一的市场,最多会波及相关市场,而利率的扭曲则是全面的价格扭曲,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低下,更重要的不良后果是将导致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即结构性扭曲。一个典型表现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时,其他多数行业都处于低利润率水平,其中还有不少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但金融行业则因其行政垄断而继续处于高利润率状态。在经济繁荣期,其“垄断低价”的管制,一方面鼓励投资(实业和虚拟),抬高了一些资本密集行业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使金融行业自身享受暴利。人们常常以为垄断一定是高价垄断,其实不然,就利率而言,“垄断低价”更具有暴利特征。因为处于长期行政垄断的银行,靠的是“利率差”赚钱,当利率差“大而稳定”时,利率定得低的话,贷款需求就会明显增多,银行就能实现暴利,也就是说低利率政策既鼓励投资又能使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就贷款方而言,谁贷款越多谁占便宜,既享受某些行业的高成长,又享受长期的利率“补贴”,因而,也形成暴利(如房地产业),吃亏的是存款者和贷款少的行业或企业。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压抑问题的原因(麦金农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因为金融压抑(低利率)能有效地鼓励投资增长、加快工业化进程(原始积累说)。但如果长期使用且如果压抑过度,就会导致严重的市场扭曲和经济结构问题。因此,要消除市场扭曲及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务之急是尽快放开存款利率。
其次,利率双轨制会导致利率结构扭曲,使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严重偏高。利率越压抑(远低于市场利率),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就会越高,因此,利率管制不仅导致行业利润结构扭曲,而且导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扭曲。(下转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