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破解利率双轨制
(上接A1版)
这就像池塘里的水,把一边水位压低,另一边的水位就会上升,如果大的水面部分压得很低(正规金融市场的份额很大,目前从社会融资规模看,正规的管制市场占60%,但从金融存量结构看,估计正规金融市场占80%以上),那么,那水面较小的部分就会抬得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民间借贷利率畸高的原因。如果每年新增贷款10万亿元,利率压低2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贷款者将直接获得2000亿元的利息补贴,大家都争着贷款,国企和民营大企业将会把10万亿元贷款差不多全部瓜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额接近零。在正常情况下,即利率处于市场均衡水平时,贷款需求将会有所抑制,国企和民营大企业贷款份额将降低,如80%,那么就会有20%的贷款额可供中小企业使用。即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正规渠道得到贷款,那它们对民间借贷市场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导致民间借贷利率回落。因此,我认为,利率越市场化,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便越低。利率市场化就是去除对“投资的补贴”,去除对“大企业的补贴”,是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良药”。
利率市场化
对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没那么可怕
利率市场化对当前的融资成本上升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也并不那么可怕。该发生的还得发生,现在的利率上升是内在机制性的,贷款利率的放开,存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加大,以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都在打破利率的行政垄断。但这种打破仅是外表性的,内核仍坚如磐石,而只要磐石继续存在,它对利率结构所造成的扭曲和低效率问题将不会根本改变。
一般而言,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只会影响利率结构,不会导致总体利率的大幅上升,即偏低的官方利率将会继续趋升,而相反,民间借贷利率(有许多学者把民间借贷利率当作市场利率,这是不妥的,民间借贷利率是畸形的非正规市场利率,真实的市场利率应是正规利率与非正规利率的加权平均值)则会趋于下降。而现在所讲融资成本高主要是实体经济中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国企和大民企的融资成本尽管也会偏高,但这应从周期性变化来解释,何况这些企业融资渠道仍然较多,可以直接融资,可以债券融资等。也许,在某种情况下,短期内总利率水平(加权平均利率)也会有所上升,这里只要对中小企业给予特别的支持,问题就不难解决。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换挡期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应制定全面的解困计划,可考虑在短期内给它们全面减免税,即未来两三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困难时期,可以对全部小微企业实施三年期限的免税政策。再配合以金融上的定向支持政策和鼓励发展中小融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困难一定会得到较大的缓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或对利率市场化后可能产生的压力予以化解。
总之,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关键。价格信号正确,资源配置才能有效,这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上次降息的真正意义不是对存款、贷款利率的非对称性,或下降的幅度大小,而在于让存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加大。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政策信号,是利率完全放开前的重点一步,下次再降息时,可再扩大些幅度,扩大利率浮动幅度的过程也是社会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再配合以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我们相信,利率完全市场化离我们越来越近。就商品市场发展来讲,从农产品到轻工产品,再到重化工产品,价格放开的过程都是释放生产力的过程,谁放得最早,谁就最早解决短缺问题,最终通过充分竞争的市场,增加供给,降低价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是中长期降低融资成本的根本之策。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