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不偏不倚
    最难拿捏
  • 华为颠覆式创新:发现成就N个霍去病
  • 特斯拉“酷”车领跑市场的秘籍
  • 人心变得有多快,市场预期变得就有多快
  •  
    2015年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不偏不倚
    最难拿捏
    华为颠覆式创新:发现成就N个霍去病
    特斯拉“酷”车领跑市场的秘籍
    人心变得有多快,市场预期变得就有多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心变得有多快,市场预期变得就有多快
    2015-0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根据布隆伯格的数据,2014年11月,50%的基金经理看好美元,但12月该比例上升到60%;11月5%的基金经理看好新兴市场国家,但12月该比例下降到仅1%。不过前后一个月时间,基金经理们的心态居然就有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朱伟一

      金融市场的变化从来神速。谁也没有料到,2014年初,影子银行还被视为影响我国金融系统性稳定的头号大敌,但到了年底这已不再是热议话题,取而代之的热点是飙升的股价。11月央行降息,沪深股市应声掀起一阵狂飙,上证指数劲升43%,远高于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收益率,赚钱效应诱人,资金随即由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市场转入股市,一年期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旋即下跌,从1月的6.2%渐次下降到5.6%。影子银行尚未退潮,但涨潮速度已大大缓减。据估测,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尚未兑付的信托产品的总价值为21.87万亿元人民币(合3.52万亿美元),较一年前增幅为14.2%,但远低于2013年和2012年的增幅——那两年的增幅分别为35.5%和33.1%。

      影子银行的膨胀势头突然放缓,似乎有多种原因并存。某些信托产品到期后兑现困难,很多投资者便知难而退;监管部门限制杠杆融资,信托机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总的看来,还是股市走牛的作用大,牛市一来,便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但美国低息长达5年之久,股市行情也始终不错,但影子银行依然很凶猛。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逐渐退潮,但之后又卷土重来。2013年之前美国的影子银行资产额为24.9万亿美元,2013年则达到25.2万亿美元。有人将此归咎于对美国对银行监管过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4年10月在一份报告得出结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结果影子银行乘虚而入。但从金额上说,影子银行主要是美国的问题。2013年全球影子银行的资产为7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影子银行资产就达25.2万亿美元,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当然,影子银行的金额只是估算;顾名思义,影子银行是隐蔽的,既然是隐蔽,就不可能算清体量。美国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比较宽泛,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金融公司、房地产信托基金以及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等等。若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也应被算作影子银行业务。

      但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影子银行现在已退居第二位的问题了,至少大多数人更加关心股市和货币市场的走向。行情持续低迷了七年的沪深股市这次强劲上扬,但这轮行情到底能涨多高,很少有人敢大胆放言。曾几否,2007年,沪指登上6000点之巅时有人断言,沪股攀登一万点指日可待,岂料事后股市一泻千里,被过度透支的沪指多年在2000点以下徘徊。两年前国际金价飞涨的时候,也有金融机构断言,金价每克2000美元指日可待,但金价从未探顶2000美元。

      美联储退出QE之后,美元一路表现强劲,6个月内升值10%,似乎众望所归。目前的群羊效应,是很多人看好美元,看低欧元和日元,而且整体不看好新兴市场——或许印度除外;2014年印度股市上涨了20%,而卢比的贬值幅度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投资者看好印度,是因为他们看好印度新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改革计划。莫迪曾连任三届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在12年中大力引进外资,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古吉拉特邦的经济每年都以两位数速度持续增长。可是投资者当初也看好日本首相安培的经济改革计划,最后却大失所望。如果印度新总理的经济改革无法实现,那么他就有可能是下一个安倍。

      根据布隆伯格的数据,2014年11月,50%的基金经理看好美元,但12月该比例上升到60%;11月5%的基金经理看好新兴市场国家,但12月该比例下降到仅1%;11月有12%的基金经理看好技术公司股票,12月该比例下降到10%。

      你看,不过仅仅一个月时间,基金经理们的心态居然就有了如此之大的变化。诚然,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心态受市场的影响,但他们的心态也反过来影响着市场。有道是“人心难测”,资本市场的走向很多时候取决于人心,所以资本市场大势难测也毫不奇怪。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