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帝王的致命嗜好
  • 总经理是公司经营结果最终承担者吗
  • 请别生搬硬套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
  • 德、日何以对货币国际化如此谨慎
  •  
    2015年1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帝王的致命嗜好
    总经理是公司经营结果最终承担者吗
    请别生搬硬套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
    德、日何以对货币国际化如此谨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帝王的致命嗜好
    2015-01-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晓晖
      □张晓晖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应该在自己的行当里当状元,不能到别人的行当里当状元,这样把自己的行当耽误了不说,还挡住了别人的路。皇帝的嗜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更导致了天下衰亡。

      翻开一部史书,皇帝嗜好挺多、也挺好玩儿的,从诗词歌赋唱戏到手工活儿,可谓兴趣广泛,能玩儿出档次的不少,也有玩儿丢了江山的。可见,皇帝的嗜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更影响了天下兴亡,梳理一下,颇值得玩味。

      比如写诗词吧,成就最高的当属南唐后主李煜,当之无愧的婉约词第一人。他当皇帝的时候,非常喜好美貌女子,文笔香艳,连偷情都写得极动人,“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非切身经历写不出来,据说是和小姨子偷情后写下的日记。姐姐大周后病逝了,小姨子被立为小周后。野史纷传,南唐亡后,宋太宗赵光义临幸了小周后,李煜的金王冠也就变成了绿头巾。于是,李煜的词也就由香艳转向了凄婉,感慨国家不幸,“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感慨自己的不幸,“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后,李煜被毒死,据说就是因为李煜的词让赵光义察觉了这个亡国之君的不满。不过估计还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老婆太漂亮了,这就是他的罪。让偷人的皇帝有了道德上的负罪感,那还是杀了干净。

      野史说的是不是真事儿,已无从考证,不过李煜死的当年,小周后也香魂渺渺随之而去,那一年,李煜41岁,小周后28岁。看来多半是真的,不然怎么俩人一块儿英年早逝了呢?

      最惨的是亡国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话说回来,也活该,不识干戈,尊驾做什么君王啊?亡国了,沈腰潘鬓梨花海棠都跟着尊驾遭殃。李煜的词很好,但是成本太高了。过去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只是,这不幸,也太不幸了吧?这沧桑,也太沧桑了吧?

      乾隆皇帝写诗赢在数量,据说写了四万多首,仅次于陆游,是华夏历史上的亚军。一个人写一辈子诗不难,难的是写了这么多,更难的是,居然没有一首能脍炙人口。看来水平太低了,溜须拍马的臣子都没法子腆着脸颂圣。但估计,乾隆的诗无论如何比“做鬼也幸福”还要强一些。乾隆帝虽然附庸风雅,但手也很黑,折腾起文字狱来,一点不比他爷他爹逊色。祖孙三代大兴文字狱,因为写诗词而掉脑袋的人很多,“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宰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砍了,人头滚滚不说,罹难者妻女都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连娼妓都不如,这遭遇惨透了。

      相比之下,唐太宗不写诗,但说过一些极明智的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看来做皇帝还是够格的。虽然皇帝不写诗,但大唐诗人辈出,大小李杜,乖乖不得了,锦心绣口就吐出了一个光耀历史的盛唐。

      看来,皇帝爱写诗,不是好事情。一马嘶鸣,多半万马齐喑;何况,君王有幸成诗家,便是国家不幸。写诗就是玩物丧志,诗写好了,江山也丢了。唐明皇曾是有为之君,开元盛世,如日中天。但后来唐明皇因为喜欢听戏,宠爱杨贵妃,从此君王不早朝了。结果是,渔阳鼙鼓动地来,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连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都没保住,然后,自己成了有职无权的太上皇,再然后,成了梨园世世代代的鼻祖图腾。莫非都是爱听戏好女色闹的?

      还有喜欢画画的,宋徽宗就擅长书画,瘦金书写得好极了,花鸟画至今也算得上精品。代价是丢了半壁江山,与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国掳到北方去,据评书说是在五国城“坐井观天”,是不是放在井里不知道,但的确是死在了北方。从此南宋就“错把杭州作汴州”了。

      明朝还有个“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做木匠活,据说能把紫禁城做成一个缩微模型,有点深圳锦绣中华的意思,可以说是大明朝的鲁班。只是这个皇帝几乎不识字,他爸万历皇帝不喜欢他,故意把他的教育给耽误了,既然不识字,当然没法看折子理国事。每当他做木匠活的时候,魏忠贤就趁机去请示,皇帝当然不耐烦,你看着办吧别来烦我,于是闹成了阉党专权。不过,如果这皇帝看到今日奇形怪状的建筑,一定反感,真做成了缩微的模型,放到锦绣中华的园子里,叫个什么玩意儿啊?如果放在世界之窗里,跟外国建筑放一块,那就更丢人了。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应该在自己的行当里当状元,不能到别人的行当里当状元,这样把自己的行当耽误了不说,还挡住了别人的路。凡人可以改行跳槽重打锣鼓另开张,可是皇帝不行。所以,皇帝应该少点嗜好,把国家治理好才是正经。

      看历史,要从民本思想出发,比如评论皇帝,要看他把天下治理得如何,老百姓过得好不好,而非其兴趣嗜好如何有传奇色彩。康熙算个明君,不是因为他打了多少猎物,而是因为康乾盛世由此发轫。至于他打的那些个猎物,笔者倒以为多半是瞎编的:“虎一百二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怎么可能?老虎比狼和麋鹿多出那么多来?不符合食物链啊。不过,康熙毕竟是有为之君,虽然文字狱心狠手辣,但平三藩收台湾北拒沙俄西平蒙古治黄浚河,一生文治武功都很棒,打猎的数字,也就没人和他较真儿了。(作者系投资人,知名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