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发挥商业承兑汇票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
  •  
    2015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研究·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研究·宏观
    发挥商业承兑汇票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挥商业承兑汇票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
    2015-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早先,中国人民银行曾发布《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近年出台多份文件,着力建立商业承兑汇票的有效运行机制,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但是受社会信用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量仍很少,它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近十年的交易性票据情况看,银行承兑汇票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而商业承兑汇票不足10%。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现状到底怎样,有哪些问题,如何促进我国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支持实体经济运行,相关问题需要探讨。

      

      □肖小和

      温军建

      王 亮

      商业承兑汇票是怎么回事

      1.商业承兑汇票的定义与特点

      商业承兑汇票是作为传统结算方式、信用工具和融资手段的票据之中的一种汇票。由商业信用产生的则为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信用产生的则为银行承兑汇票。

      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9月19日印发的《支付结算办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因此,商业承兑汇票可以定义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签发的,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由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信用支付工具,具有权利义务明确、可约期付款、可转让贴现等特点。

      2.商业承兑汇票的意义与作用

      作为信用支付工具,商业承兑汇票在对促进企业发展、银行经营、市场流通、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信用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有利于丰富企业支付手段,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效益。

      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不仅可以灵活支付货款的方式,避免运送大量现金的麻烦,减少风险,还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节约资金运输与使用的费用,避免资金的积压。同时,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手续简便,出票无须在银行柜台办理,也无须交纳银承开票的万分之五的手续费,节省财务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有利于缓解企业间货款拖欠,维护交易秩序,活跃市场经济。以往,企业之间货款支付以“白条”方式拖欠较多,容易陷入法律纠纷,影响市场经济秩序。而商业承兑汇票具有延期支付功能,期限最长可达到一年。同时,根据票据法规定的商业承兑汇票背书企业的连带担保责任,使授信实体增加了获得银行授信支持的条件,对于贸易双方紧密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大力发展以真实商品交易为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使资金能较好地与商品购销活动在时间上进行匹配,促进资金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流通,增强企业活力,从而活跃商品市场交易。

      (3)有利于促进银行信用和企业商业信用的有机结合,加快资金融通,缓解融资难矛盾。

      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其签发和流转都是依靠企业的商业信用,而不是类似银行承兑汇票以银行信用为基础,采用票据支付的企业可获得延期支付的信用,从而获得一定期限内的资金融通;而收款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贴现提前获取资金。尤其一些银行推出的商业承兑汇票保贴业务能在银行给予企业授信额度范围内予以保证贴现,使商业承兑汇票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有效结合,增强了其流动性,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有利于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丰富票据市场工具,促进票据市场发展。

      目前,银行承兑汇票广泛使用,但其融资方式不仅占用银行的经济资本,也对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商业银行具有比较大的压力。票据业务发展过多地依赖于银行信用,票据风险过分集中于商业银行,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

      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不仅可以改善目前单一银行承兑汇票的现状,使票据工具多元化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促进企业利用自身商业信用融资,减轻商业银行的承兑信用风险和承兑压力,为票据市场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5)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利率市场化,改善宏观金融调控。

      由于票据市场是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的货币市场子市场,商业承兑汇票不仅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高流动性资产,改善金融服务手段,还能直接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增加企业融资总量。同时,央行可以通过票据市场进行再贴现操作,从而增强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灵活性,并促进利率市场化。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促进票据市场的完善和货币市场的深化,也为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效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增强金融调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6)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信用机制,增强社会信用意识,提高社会信用程度。

      商业汇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对收款人而言是一种债权凭证,对付款人而言是一种债务凭证,所有票据当事人都必须依法行使票据权利,依法履行票据责任。商业承兑汇票对企业信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企业诚实守信,其签发的商票在市场上就会被广泛接受。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使企业依赖商业信用,促进企业规范信用行为,建立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对于市场主体增强信用观念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都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现状如何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转贴现规模不断扩大,对便利企业支付结算、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总体来看,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仍然较为缓慢,且占比呈下降态势,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从观念认识来看,市场对商业信用接受程度较低,仍然习惯于使用银行信用,影响了商业承兑汇票的普及。

      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认知度缺失,对利用商票贴现可大幅降低财务成本也无理性认识。而且企业的传统支付、结算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对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主要支付、结算工具,运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短期融资等功能并无实践与体会,导致企业更愿意使用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等级和流通性上也低于银行承兑汇票,在银行办理贴现的难度较银行承兑汇票高,市场的接受程度较低。目前经常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企业较少,许多银行机构两至三年未办理一笔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商业承兑汇票的业务量和资金量不到商业汇票总量的10%,银行承兑汇票占比过高、商业承兑汇票占比过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2.从市场条件来看,商业信用影响因素较多,商票承兑存在较大压力,制约了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

      由于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较长,影响兑付因素多,尤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行业结构、产业结构和银行信贷结构呈现周期性与非周性变化趋势,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资金流动性都受到经济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难以有效控制,很可能出现承兑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付款时企业无力支付款项的情况。

      因此,受票人一般只接受关系密切、且规模较大的合作伙伴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接到票据后多是到银行申请贴现或到期收款,背书转让的较少,且一般不愿接受异地企业承兑或转让的商业承兑汇票。这使得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范围受到了明显影响,市场流通较为缓慢。

      目前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石油、电力、钢铁等国家重点发展的交通、能源等垄断性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信誉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以及大型跨国公司,或者在一些关联企业或者产业链中上下游关系紧密的企业之间使用。

      3.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基础投入较少,不利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不够重视,在人员配置、技能培训、硬件设施、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基础投入较少,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缺乏办理的基本条件。尤其随着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我国票据业务进入电子化时代,2009年10月,央行投产上线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电子票据逐渐成为票据市场交易的新方式,这对企业推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目前多数企业仍以纸质票据为主,停留在手工开票、传统操作的模式,对电子票据了解甚少,投入更少,尚未办理过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在当前电子票据日益普及的市场环境下,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需要企业自身加快创新步伐,紧跟市场潮流。

      4.从商业银行来看,金融机构对商票融资积极性不高,推动商业承兑汇票发展动力不足。

      由于商业承兑汇票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商业银行普遍担心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不能兑付而形成新的不良资产,而且由于大型企业集团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后,挤出银行对其高利率的流动资金贷款。

      基于自身利益和风险的考虑,银行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等融资行为存在短视现象,业务办理积极性不高。商票贴现业务在银行办理的准入门槛较高,受客户授信额度、信用等级、审批流程银行可贴资金等因素限制,仅认可在自身银行系统内建立信贷关系、信用评价较高的企业,并有限度地给予商业汇票的机会。同时,在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比照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要求,审批严格、业务手续较繁琐,影响了持票企业融通资金的需求。

      5.从人民银行来看,央行在商票再贴现的限额较少,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够。

      尽管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再贴现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办理票据贴现业务,但一方面再贴现总量较少,不到贴现余额的5%,另一方面再贴现方式仍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给予银行对商业承兑汇票再贴现的限额相对较少。

      尤其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增强,货币政策变化较快,票据市场对利率传导机制反应灵敏,在国家实行紧缩银根时,票据市场贴现利率上升迅速,导致银行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后,向同业办理转贴现困难或无法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贴现资金吃紧,影响了银行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信心。因此,央行层面对商业承兑汇票的政策性支持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6.从社会层面来看,商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行业法律法规尚待完善。

      目前,社会信用环境总体状况不佳,国内商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信息不对称导致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商业承兑汇票不被市场主体认可,企业之间拖欠、占款现象严重,商票难以流通。而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信用评估机构,不能为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提供可靠的信用保障,造成企业因无法获知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也不敢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的结算方式。

      同时,《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商业承兑汇票违约、无理拒付等行为处罚力度显得偏低、手段落后,对商业承兑汇票违约的惩戒机制不健全,持票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使商业承兑汇票难以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工具。

      

      推动商业承兑汇票发展支持实体经济

      1.适应新常态,研究推动商业承兑汇票发展

      商业承兑汇票集结算支付功能和投融资功能于一体,具有诸多优点。

      一是作为最直接的信用工具,对解决当前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方便,流程简单,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不同需要,在承兑能力内进行自主签发商业承兑汇票,避免银行贷款审批制约,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无需缴纳保证金和承兑手续费,并通过支付信用票据化遏制货款拖欠、增强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是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改善对银行信用过度依赖的现状,特别是在经济增速下行银行信用收紧的当下,既能减轻商业银行风险的过分集中,也可以优化票据市场结构,同时银行也可通过对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贴现和托收等获取高于银行承兑汇票的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因此,需要广泛开展商业承兑汇票有关知识宣传,转变观念,使企业及整个社会都充分认识到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优越性,积极签发和使用商业承兑汇票。

      2.搭建企业信息信用平台

      目前,商业信用缺失是导致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难以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公开、透明、可信度高的企业信息信用平台至关重要。

      一是由商务部等负责企业管理的权威部门牵头搭建平台,将商业承兑汇票的开立、承兑、贴现、付款等信息,尤其是不良支付信息录入平台;加大企业商业承兑汇票信用信息的收集力度,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将违规开立使用银行结算账户、违约支付、逃废债务、欠缴税款等信息一并纳入平台,为银行和企业开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提供全面的信用查询支持,统一规定商票查询查复的要素,从而解决区域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之间缺乏交流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交易成本。

      二是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一方面定期公布商业商业承兑汇票优先发展企业“白名单”制度,选择资信状况良好、产供销关系稳定的大型企业,率先在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中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以带动其他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而逐步拓宽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商业承兑票据市场退出机制。对于无理拒付、拖延支付、超限额签票的企业,定期向社会通报,并与银行体系企业征信相关联,甚至取消其签发商业承兑汇票资格,通过多手段、多渠道大幅增加出票企业的违约成本,使其自觉维护商业承兑汇票的信誉,以此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全面、健康、稳步发展。

      3.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级和增信制度

      通过对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评级和增信,提高商票的标准化,为商业承兑汇票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创造条件。

      一是推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成立统一、规范、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为达成商业承兑汇票协议提供可靠的信用中介,可以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异地流通。

      二是建立健全适合商业承兑汇票的评级评估指标体系,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于银行对企业信用评级评估数据的积累,借助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已有信息,通过实践和分析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票据评级指标体系,对社会、行业、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签发总量、结构进行量化评定。

      三是实行企业信用定期考评制度。定期对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汇票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在企业信息信用平台进行公布和奖惩管理。

      四是推行商业承兑汇票担保支付机制,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时可根据信用等级采用部分或全额抵押、质押或由其他有能力、信用高的企业或专门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实现商票增级。

      五是建立商业承兑汇票保险制度,由商业承兑汇票签发或承兑企业进行投保,向承保的保险公司交纳保险金,并约定保险的受益人为收款人,当出现保险范围内商业承兑汇票不能到期支付情况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4.因地制宜,明确商业承兑汇票发展重点

      由于商业承兑汇票具有自身的特点,在部分行业和地区进行试点和重点推进。

      一是借鉴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经验,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发展较为迅速,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商业信用基础好,票据使用较多,可以着重在这些领域和地区进行试点和推广。

      二是充分发挥商业承兑汇票的融资结算功能,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带动相关行业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和发展。

      三是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管理,即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通过商业承兑汇票进行刚性处理,目前操作是核心企业推荐,银行授信并保贴,推荐企业开票的模式,实现三方共赢,也推动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和产品创新。

      四是尝试融资性商业承兑汇票发行,选择重点区域内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型企业开展融资性票据试点,采取开户行登记备案、总额控制、单笔金额上限控制等措施,同时加强对融资性票据签发企业的动态评估和跟踪检查,防范融资性票据风险,逐步建立和探索融资性商业承兑汇票的发行机制。

      5.加快电子化,推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发展

      电票可以有效降低伪造、变造风险,提高效率,对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一是发挥大型企业核心作用,带动集团内部以及供应链上下企业积极使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既可以节约资金成本,提高周转效率,也能促进商业信誉的培养和知名度的提升。

      二是加快电子票据发展,目前电子票据系统仅开通了商业银行和部分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大大局限了票据电子化步伐,可以研究电子票据系统推广方案或者鼓励银行代理接入,建立纸质票据电子化系统和平台,将纸质票据逐步电子化,与电子票据系统进行衔接,扩大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使用范围。

      三是在电子票据系统增设票据买卖自动撮合功能,将电子票据系统建设成具有票据信息、价格发布、票据买卖撮合等功能的票据交易平台,方便商业承兑汇票的流转,逐步建立起区域票据交易市场及全国票据交易市场,逐渐形成覆盖全国票据行业的票据交易所。

      6.提高商业银行积极性,引导金融资源积极介入

      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需要银行信用的辅佐,更需要政策的支持。

      一是提高银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规模,加强对商业承兑业务的市场营销,确立信誉等级高、发展业绩好的大中型企业为重点推广对象,与一些资信状况良好、产供销关系比较稳定的企业达成保贴、保证等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对资信状况不同的企业实行有差别的贴现率,推动商业信用发展的同时增加贴现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

      二是人民银行要积极运用再贴现政策,优先支持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商业承兑汇票进行再贴现,增加再贴现总量,确定再贴现比例并予以倾斜,在再贴现利率等方面予以优惠,强化对“白名单”优质企业签发票据以及中小企业、“三农”和服务、节能环保等涉及重点领域及重大民生工程的特定产业、特定行业和特定类型企业的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为扩大商票流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金融环境。

      7.加强风险防范,保障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准入制度。由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经评估生产经营有规模、有效益、信誉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导向的企业列入支持企业名单,对其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可办理贴现,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二是建立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准入制度。由人民银行评估确定有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实力的金融机构才能对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贴现,有效把控向金融系统传染风险的途径。

      三是建立商业承兑企业签发总量、结构以及贴现金额、比例管理制度。

      四是建立商业承兑汇票签发使用风险监测和分析制度。充分发挥风险预警功能,及时发布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信息,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

      五是建立商业承兑汇票风险处置化解制度。由人民银行、法院、企业主管部门包括工信部、商务部等组建商业承兑汇票处置小组,共同处理商票风险事件。

      六是建立商业承兑汇票担保基金制度。通过企业部分资本金、企业互保资金、签发预留资金等建立商业承兑汇票风险缓保证金,一旦发生风险可以进行完全或部分偿付,从而提升商业承兑汇票的接受度。

      (作者简介:肖小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温军建,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硕士、王亮,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