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身怀发明绝技的工匠是当下最稀缺人才
  • 老城消失了,
    我们都成被放逐的异乡人?
  • 披沙录
  •  
    2015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书评
    身怀发明绝技的工匠是当下最稀缺人才
    老城消失了,
    我们都成被放逐的异乡人?
    披沙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老城消失了,
    我们都成被放逐的异乡人?
    2015-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城市的自觉》
      姚 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出版

      ——读《城市的自觉》

      ⊙赵青新

      

      《城市的自觉》是2010年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的80后作家姚远近年相关文章的集结,记录了他近年来奔走在城市遗产保护前线、为阻挡推土机而屡败屡战的经历,理性剖析了与存续城市记忆密切相关的文化自觉、物权保护、民生改善、公众参与等议题,探索古城保护与复兴的建设性路径。

      土耳其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曾深情地说:“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但是今天,还有哪些城市留有我们熟悉的面孔呢?原本在一个地方长久生活的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从不同角度去阅读故乡的味道。我们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气息,熟悉的历史,熟悉的民风。还有那些保存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建筑,这些都是祖先的传承、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历史,但如今很多记忆已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灰飞烟灭了。我们感到了某种失落。因为城市不仅是我们的生活空间,还具备文化归属感,如果从此再也无法读懂我们的城市,我们就会有无根的困惑,成了被放逐的异乡人。

      正是基于这种共有的情感需求,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姚远所说的城市文化自觉产生共鸣,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会有所苏醒。在《城市的自觉》中,姚远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观察,借鉴欧洲古城、日本古城的经验,对我国古城的保护尤其是老北京和老南京,提出了他的看法和意见,从中不仅体会到一个政治学者的拳拳之心。

      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自觉,更需要规范和科学化。在日前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人大发言人傅莹说:“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在城市建设方面,如姚远所强调的,我们必须“营造城市化的物权常态”。具体地说,就是“制定一套既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合理使用征收权又严格保护公民物权,通过公平协商方式,实现城市更新和发展的新模式,应该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常态。” 近年来一直参与城市建设公共事务的姚远,对当前城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感到忧虑,期望通过事实调查和客观陈述,为公众提供较为理性清晰的判断,间或给施政者提供一些策略性的、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如改革土地出让金体制、开征不动产税等。必须以法律手段斩断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只有依法治理、依法办事,梁思成故居被违规拆毁等事件,还有新闻报道中动辄出现的暴力拆迁事件,才不会屡屡发生。

      城市规划不能盲目地追逐经济利益,或者拙劣地模仿欧洲城市的表面形象,应该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与适合人居。姚远为此在书中列举了一些世界各国旧城改造的经验。在欧美,对于老城通常采取的是逐步地更新的方式,对于那些有历史价值的古城更力求采取审慎的“旧城复兴”和“激活旧城”的做法,对于那些不能适应现代要求的建筑则推陈出新、渐次更替。漫步在欧洲的几万居民的小镇上,一栋栋建于中世纪的老房子鳞次栉比,以静默的方式存在着,以美丽典雅的历史风貌,奇妙地与现代化和谐相处。对传统风貌的保护也绝不是简单地铺上红瓦、涂上金漆就可以解决的。首先要唤醒的是施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自觉,只有观念科学化,才会有科学化的施政纲领和实际工作。看看我国那些大中城市,如今随处可见的罗马柱、大广场、绿草坪、玻璃幕墙,割裂了自身传统建筑文化,凸显的是规划者、设计师们对现代化认知的偏颇。

      让人感觉不足的是,在《城市的自觉》中,姚远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思考城市改造,而很少去考虑那些城市居民在想些什么,无论如何,他们是城市的主人。以姚远的意见,对于老城要保留整个街区面貌,居民动迁会让街区空心化,可用修缮补贴资金来维持老房子的使用价值。但以我的基层工作经验,这个提议未免过于理想化了,怕是很难行得通。目前在城市老城区,大多数居民热切期盼的是能早日搬出因过度使用早已成了危房的老屋,搬进宽敞明亮、生活设施齐全的现代公寓,或者拿到一笔可观的搬迁费,同时也有数量可观的人们不愿被迁移到城市的远郊,离开生活便利的老城和熟悉的环境,“盼拆,怕拆”,正是他们矛盾纠结的两种心态。所以,旧城改造的难度极大。你要怎样让人愿意住在老房子里呢?至今还没找到恰当的办法。当然姚远所提倡的“文化自觉”固然重要,但这要求高了点,有这种文化觉悟的人并不多。

      二十年前,我去太湖边的周庄访友。啊呀,溪流绕街,小桥流水,青砖灰瓦,古意盎然,我惊叹,太美了!陪同的当地朋友苦笑,美啥呀!四五百年的老屋,冬天冰窖一般,夏天蒸笼一般,一下雨就漏水,来来来,你住这儿,我住你那新房子去。现在嘛,朋友靠着老房子的“古董”价值每天轻轻松松赚钱。说这个事儿,是想说明,你得让老房子体现出它的价值,住那房子的人才会愿意、才会爱护它。毋庸讳言,周庄现在有点矫枉过正,过于商业化了。很多古城、古镇一经开发建成旅游区之后,往往变得不伦不类。文化旅游,经济效益和文化内涵如何平衡确实是篇大文章。

      从修缮的角度,贴钱给居民维修,我以为也不是好办法:一是你无法保证维修费是否专款专用,二是居民普遍缺乏古旧建筑的维修常识,三是成天补漏查缺真的很烦人。较好的做法,我以为必须是居民统一动迁后,由国家整体大修之后再回迁居民,其后可以补贴费用由居民小规模维修,并且要有专人定期检查。老城区对于居民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情感纽带,因此,旧城改造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为居民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就像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在她的经典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描述的那样,让人们生活在丰富多彩、温情洋溢的街区生活之中,让人的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有一处可以扎根的地方。

      城市发展始终体现为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国经济日新月异,城市必然会不断生产着它的都市性,现代化和传统文化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的文化自觉即在于尊重和继承传统,也在于现代化的重构中创造今天的新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