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房屋70年产权之“坎”到底该如何跨越
  • P2P网贷成了今年3·15投诉热点
  • 应明确行政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一高价股
    是这样炼成的
  • 别只见巨大商机而念歪PPP模式这本外来经
  •  
    2015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房屋70年产权之“坎”到底该如何跨越
    P2P网贷成了今年3·15投诉热点
    应明确行政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第一高价股
    是这样炼成的
    别只见巨大商机而念歪PPP模式这本外来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第一高价股
    是这样炼成的
    2015-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丁 峰
      □丁 峰

      资本市场的惯常逻辑是业绩升了,股价跟着涨。但有很多股票,特别是小盘股,业绩没怎么增,股价却在蹭蹭上涨,似乎让人看不明白。其实,以上可归类为两种股价盈利模式:赚业绩的钱和赚估值的钱。

      本月初,全通教育股价两次超越贵州茅台,一度上摸至每股219.89元,成为沪深股市第一高价股,吸引了众多眼球。全通教育于去年1月20日在创业板上市,IPO发行价为30.31元,考虑到上市后实施过股本10转5的方案,以3月9日涨停收盘价198元计,如投资者足够幸运在申购时中签,其一年收益率可高达近8.8倍;即使在其上市后第三个交易日打开涨停板时,以每股48元成交均价买入,一年收益率也高达约5.2倍。

      两项因素驱动了这只高价股:一个是教育概念,一个是重组概念。照证监会行业分类,全通教育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主营业务为“综合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手段,采用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发展的模式,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学生家长提供即时、便捷、高效的沟通互动服务”,但由于其专注于教育信息服务领域,便成了沪深股市股票简称唯一被冠以“教育”字样的公司。随着教育法的修法和准入门槛降低,民办教育行业备受资本青睐。去年9月22日宣布重组停牌前,其股价被热捧上涨至约88元。这一阶段股价上涨主要由教育概念所驱动,照刚公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每股0.54元的EPS水平,以当时的88元股价计,其动态市盈率约163倍。第二阶段股价上涨由重组因素驱动:1月28日公司复牌并公告拟以增发股份加现金的方式,合计11.3亿收购两在线教育公司。在协议中,两在线教育公司原股东承诺2015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380万,折合收购市盈率约为15倍。收购后因业绩增厚,公司2015年EPS可达每股1.14元,这一下子就把之前的市盈率水平降了2倍多。但复牌后资本市场还是习惯于以原来的市盈率水平给其定价,于是股价在一个多月里轻舞飞扬,又上涨了2倍多;两项变量对冲叠加,其市盈率又回到停牌前的水平,达170倍以上。

      整个过程看似复杂,其实从市盈率角度看,无非是用150倍以上的市盈率价格水平增发新股,再以约15倍的市盈率收购标的公司全部股权,致股票估值大降,为高高在上的股价提供了支撑;行情好的话,复牌后市盈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股价随之进一步上涨。第一高价股就是这么炼成的。全通教育的投资者赚取的是估值的钱,起码在目前阶段是这样的。

      曾经的第一高价股茅台于2001年上市,当年净利3.28亿,2013年净利约151亿,12年间净利增了约45倍;上市时按发行价计市值约为78.5亿,截至今年3月9日市值为2188亿,市值累计上涨了约27倍;由于期间没有增配,只有送转股,12年间股价复权涨幅和市值涨幅也一致,均为约27倍。可见,12年间茅台市盈率虽然在10多倍到50多倍区间波动,但从长周期看其股价涨幅和业绩涨幅基本一致。虽然期间其估值水平从最初的约25倍市盈率降到了目前的约15倍,致使其股价涨幅跑输了业绩涨幅约40%,对股价造成了一定的拖累。但总体上来说,茅台投资者赚的是业绩的钱。

      美国资本市场的第一高价股,是巴菲特管理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2015年致股东信”中显示:过去50年,伯克希尔股价由19美元升至14.62万,涨幅接近7700倍,年复合增长率为19.4%,远超标准普尔指数9.9%的增长率(约上涨了110倍)。目前,其市盈率不到20倍,7700倍的涨幅全由业绩贡献;尤其是,其股价年均涨幅虽只比标准普尔指数多约10%,但累积50年后,在复利的神奇作用下,累计涨幅却超出了70倍。无疑,伯克希尔的投资者赚取的也是业绩的钱。

      赚估值的钱和赚业绩的钱,是资本市场投资的两种手法,孰是孰非不可简单定性。事实上,成长性好的公司往往估值较高,投资高成长性股才能赚到估值的钱。但是,高成长性是对未来的预期,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只有足够多的人乐观预期达成一致,才能维持住过高的估值。这就要求投资者不仅能把握好自己,还要能猜透别人的心思;如果不明就里跟风,很容易步入透支未来的陷阱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业绩好的公司往往估值低,预期较为明朗,因此也失去了想象空间,股价涨幅在短期来看不温不火,但投资者不需看“别人”脸色、看资本市场脸色决定取舍,只要把握好公司基本面,假以时日终会获取满意回报。

      资本市场投资者有的是“鹰击长空”,有的是“鱼翔浅底”,大家藉着各自的思路和理念“百舸争流”,只要合法合规,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赚估值的钱看起来“来钱快”,但需要高超的技巧,灵活的应变力,领先的信息优势,是少部分人玩的游戏。大部分投资者在大部分交易时间里,还应老老实实去赚业绩的钱,像做企业那样去做股票,踏踏实实地赚钱方可睡得好觉。

      (作者系独立投资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