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为什么那些针对穷人的职业培训会失效
  • 创业者
    最宝贵的精神和情怀
  • 披沙录
  •  
    2015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为什么那些针对穷人的职业培训会失效
    创业者
    最宝贵的精神和情怀
    披沙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什么那些针对穷人的职业培训会失效
    2015-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费雪

      

      热门美剧《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讲述了一个典型都市追梦故事:两个在小饭馆的年轻上进的招待Max与Caroline希望通过自制小蛋糕创业致富,为了事业甚至都不谈恋爱,她们的蛋糕据说连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之类名流也赞不绝口,但她们始终距离梦想一步之遥,总也没法存够创业基金。

      这是个情景喜剧,但故事却辛酸。其实和运气无关,两人的困境一直受限于创业基金的规模,无论她们怎么节省怎么努力,最终好像都是一场空。这不仅是两个布鲁克林女孩的不幸,更是天底下所有穷人普遍的困境,《稀缺》就试图告诉大家,为什么穷人始终在贫穷边缘挣扎?推而广之,时间、金钱等等关键因素的稀缺,会怎样改变人的心态?

      通过多项实验,《稀缺》证明,无能可以导致贫困,贫困也可以导致无能,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农民,刚刚领取收成时,农民是比较富裕的,此时他们的测算表现也好于相对贫困的情况。人还是同一个人,但贫困如果挤占了大多数注意力与精力,那么人很难成功地应对其他的事,这导致进一步的贫困。

      反过来,世人对穷人有很多偏见。书中有个案例,学生汉娜做测试,她做对了很多难题,也做错了很多简单题,表现很难界定。有两组人评价她的表现,一份材料说汉娜来自中产阶级,一份材料说汉娜来自穷人家庭,结果前者比后者评价要好得多。换言之,大家更宽容“富人汉娜”而不是“穷人汉娜”。

      穷人的某些行为确实容易招致偏见,但世人也有对偏见的偏见,那就是忽略某些导致偏见行为背后的那些原因,很多不当行为其实对穷人具有经济理性,也就是由稀缺心态造成的。比如愚蠢,人们总认为人聪明就可以赚钱,甚至最近一条热门微博还问诺贝尔奖得住罗伯特·席勒,既然经济学家那么聪明,为什么他们不是有钱人?席勒好像还给了个正经回答。这个问题隐含的逻辑前提就是聪明人可以赚钱,反过来,穷人的智力就备受考验;比如懒散,好像穷人宁愿无所事事也不愿意工作,但事实上没有足够工作合适他们,他们也没有足够技能;比如短视,明明可以接受职业培训却总是错过,原因也在于这些职业培训对于解决他们燃眉之急毫无意义。

      《稀缺》由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得希尔·穆来纳森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合著,行为经济学家与心理学家组合,前者还是29岁就获“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学术明星,遂使这本有数据有故事的书大有别于一般经济学论著,不仅被《金融时报》列为2013年必读十佳商业图书,而且还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最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

      稀缺当然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但是行为经济学对于稀缺的研究还引入了人们对于稀缺的感受。最典型的效应就是稀缺会俘获大脑(scarcity captures the mind),“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食物;对于忙碌的人,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对于缺钱的人,他们需想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因为拥有太少而不悦,而是因为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也正因此,稀缺会改变人类思维方式,无形之中侵入人的思想。这一后果有助于人类集中精力完成首要任务,但也可能带来别的隐性后果。首先,稀缺俘获大脑会挤占我们的大脑带宽——就是人的心智容量。过于关注稀缺,就会导致我们只见稀缺事物不见稀缺之外事物的“管窥危险”。就像书中一个处于饥饿实验的人回忆中只有食物才能带来刺激,“这辈子没有几件事情像这次实验那样,让我恨不得赶快结束。其实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多么严重,真正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在实验过程中,食物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成了人生的中心和唯一。而如果食物成了唯一,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十分无趣。看电影时,男欢女爱的场面不会令你产生多大兴趣,而一旦那些男男女女开始吃东西,你就会眼前一亮。”——这一感受,相信不少节食者心有戚戚。

      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如果因为稀缺而将核心资源分配给稀缺事物,对不那么紧要但重要的事物关注不够,就可能造成危害。比如穷人明明买农药买保险可避免意外,增加产量,经济学上账目一算就很清楚,但穷人往往因为当下更需要这笔钱而没有买,最后又导致进一步的贫困。这一效应不仅对于个体,组织也不例外。美国宇航局曾在1998年犯过一个低级错误,导致价值1.25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器项目失败。错误其实就是两家制造商之间英制与公制之间区别,只要核查完全可以避免,可当时间成为稀缺占据技术人员的带宽时,这一已经被发现一些苗头失误而被忽略。

      随着《破产女孩》故事播了一季又一季,两人一路跌跌撞撞,也遇到不少机会,瓶颈之一在于他们的创业基金一直没有达到期待数目,而且数字往往起伏不定,随时都有归零的可能。因此也没法换到好店铺招聘帮手扩大规模学习新技术改造管理,甚至每当她们存到一笔钱时,总被各种不幸的事卷走。于是,支撑她们的,似乎只有彼此与看不见的观众的爱——这其实就是穷人或忙碌族的宿命。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时间还是贫穷,任何节流的想法,其实都很可能会占据更大的流量。因此比起静态地节省带宽,更重要的是动态地拓展带宽。

      《稀缺》不仅解析了稀缺的心理感受,而且也根据这些心理提供很多针对性方案。例如对扶贫的思路。书中有个案例,一个扶贫小组希望教授穷人财务知识,但总有人旷课迟到,因为穷人有很多事要处理,而这些知识对他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扶贫小组了解情况后,改写教材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穷人生活,这下不仅出勤率上升,而且不少人表示愿意主动出钱接受培训。

      这个案例说明,穷人的悲剧在于,现实压力使他们不得不以穷人的思维做出穷人的反应,而这可能拖累他们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穷人的困境。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学的问题了。一方面在于拓展带宽容量,更多以未来的时间来思考当下,换言之,是一种动态思维;另一方面是在有限带宽情况下,将资源分配得更合理,设定更多安全阀,避免出现倒在最后一公里的局面,这对于扶贫之类工作更有意义;对于低效率的工作狂而言,可能主动放弃一部分注定完不成的工作更有意义。

      或许是因为作者之一的穆来纳森的印度背景,书中对贫困报以高度关注,而且带入不少人文关怀,这在经济学家中并不多见。《稀缺》不仅揭示了我们对于贫穷的偏见,而且事实上也揭示人都存在稀缺的窘迫,除了金钱,还是时间以及生命等等,消除了贫穷的耻辱感。这事实上也使穷人的金钱稀缺与白领的时间稀缺具有同等的道德正义,人和人之间有了“共情之桥”,而不仅是以金钱划分的阶层关系。

      这对于社会公共政策而言,意义不小。那就是任何技能或教育的获得,都需要相对宽松的带宽,所以改变穷人的困境很多时候要从改善带宽入手。也许贫民窟能出现个别名人,

      但整体上对改变“贫民窟的孩子长不大”的局面无济于事,对社区整体的付出需要更多形式,无论教育还是培训。

      有趣的是,在《破产姐妹》中,天然存在一个实验经济学对照组。Max生在穷人家庭,而Caroline来自富人家庭,手握沃顿商学院MBA文凭,但家道中落。和Max一起时,她虽然时刻强调她的财经背景,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借贷、培训等等,却并没有使得她们的蛋糕生意真正起步。这恰好印证了《稀缺》两个结论,第一,当一个人处在贫穷之中时,他的注意力更多在于应对贫穷,降低了其他表现,即使有能力也有良好教育背景。其次,Caroline所受的富人教育不适应穷人生活,她主张交钱去很多企业培训,对她们的小作坊并无直接帮助。

      但是Caroline的命运,也是《稀缺》没有展开的一章,如果一个富人不小心跌进贫民区却永无翻身机会,这是否也说明社会的流动性正在冻结?书中不少实验针对的是极端情况,比如极端忙碌以及极端贫困、极端饥饿。我很好奇,过了一定收入闸门后,贫困是否就不再那么占据甚至影响人们的头脑?反过来,如果将这种极端缺乏变为极端渴求,比如极端渴求成功的政治家、极端渴求金钱的商人,他们不缺金钱,但对于金钱的渴求仍旧稀缺,这会影响他们的带宽么?